偶然一思——苏东坡

        上次看《苏东坡》,苏东坡又是开地又是烹饪,既乘舟享尽山水之乐,又到西湖展尽治理之能,可谓人才。而回到他的词作,他的许多优秀词作都是被贬黄州时写下的,黄州给了他一片自然的天地,大自然成为他词作的背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东坡的乐观豁达,淡泊率性,成为他从古至今都拥有众多仰慕者的原因。

      但是,通过他在黄州的经历,我又有了​另一面的思考。倘若我们生于苏东坡那个年代,接受苏东坡接受过的教育,经历他的经历,我们中间会不会有人也能像苏东坡一样,作出他那样的为后世称颂的优美词章?我始终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我距离那个时代太远了,思考也难免有疏漏之处,从外在一切条件来看,应该是能的。然而内心呢?他的乐观,他的旷达……不,答案也许也是“能”,中国人口这么多,找出这么一个人是不难的,但是但是,这个人又不一定在文学方面突出,而且苏东坡的天赋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社会环境不同了,基础教育不同了,思想观念不同了,再是,少有那样自然的山水​供人们自由自在游玩或是慢慢欣赏,再无一杯清茶让人伴着山水喝下,诗意慢慢地淡去了。这一切都是使诗词成为永恒的经典的原因。

        我忽地又想起​《四大名助》的一对母女。母亲给女儿退了学,带她到山林中读经书,练书法,做女工,唱昆曲,习武练剑……过着与古人几乎一样的生活,而这个十岁的小女孩连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我想这又何必呢?时代不同了,人为地回到过去太过勉强。不同教育有不同教育的优缺点,既然历史的齿轮把人类推至现代,必定是有它的道理和规律的,现代是历史不可逆的发展阶段,所以人为的改变必有祸患。

        物稀而贵,就让珍贵优美的诗词歌赋成为一个整体永远被无穷无尽的后人享用和品读吧!​

「文章见解可能有点浅薄,望大家不要见笑,我还得努力学习去获取更多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DOCTYPE html> Title /* var arr=[1,2,3]; arr=[4] console...
    BAT努力阅读 747评论 0 0
  • 学了react native 有小两个星期的时间了。一直在中文社区看一些人们常犯的错误,和对一些三方组件的学习。在...
    Kris_lee阅读 2,790评论 0 0
  • 那是刺骨的冷。 百年以来,我从未感到过如此刺骨的寒意。 我慢慢睁了眼,先是我自己的脚尖,远一些的地方,放了一盆烧的...
    凉木汐bin阅读 5,081评论 17 16
  • 一、 孩子往往只在襁褓里的时候最可爱,一旦开始有了自主活动能力,那就要开始头疼,因为开始跟大人唱反调了。 你不让他...
    童零人阅读 3,003评论 0 0
  • 摄影/文字:诺尘 心里总有份不安分的向往 愿走在路上 去看看那望不到的世界里所属的远方 看看那里的春夏是晃着怎样的...
    花诺尘阅读 4,489评论 2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