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孩子往往只在襁褓里的时候最可爱,一旦开始有了自主活动能力,那就要开始头疼,因为开始跟大人唱反调了。
你不让他看电视,他偏要看。
你不许他玩游戏,他哭着吵着要玩。
你不许他触碰危险的物品,他偏要去碰。
你不许他太晚睡觉,他偏偏要折腾到你崩溃才歇。
怎么样,这些令各路家长“闻风丧胆”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难道只有大发脾气,让孩子怕打才听从安排才行吗?何况第二天又要开始一轮,这种痛苦只有带过孩子的人才知道。
我们就发现了一个情况:你越禁止,孩子越想要。
所以父母越痛苦,就越禁止孩子做一些事,而孩子则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反抗意识,一家子光是因为这个,就能怒吼责骂声不断。
你说累不累?
二、
孩子一天天长大,自主意识萌发并增强,这时候他乐于感受自己探索的世界,而这些行为在父母看来是不希望发生的。
于是一些禁止词如“不许”、“不要”、“不可以”等成为父母口中的高频词,而当你以大人思维要求孩子令行禁止时,很少有孩子能做到,反而因为父母的强调,对这件禁止的事情更感兴趣,偏要尝试一番才行。
所以亲子教育里,父母跟孩子最大的冲突,就是“不要”跟“偏要”,这种对抗情景是极常见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问题可能在于,父母跟孩子的思维是不在一个水平的,也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多。
比如你会发现小女孩很爱美,看到妈妈的口红非得去涂抹。
这是在模仿自己的妈妈,同时也是女性天性使然。
而妈妈看到之后是什么反应呢,当然是禁止啊!大声斥责,放下我那只520元的口红!
而小女孩虽然听到了妈妈的斥责,但是不明白其中的关联,自然还是玩的不亦乐乎。
直到最后妈妈怒而抢夺口红,凶了孩子一顿,以孩子哭哭啼啼结束。
如果只是禁止,没有去理解孩子的心理动机,也没有让孩子明白你的心意,那孩子肯定不会听你的。
三、
孩子作为弱小的一方,面对世界,面对父母,他们感受到的待遇其实是不平等的。
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或者禁止孩子做什么,就等于上级在向下级发号施令,一个不理解就是挨骂,所以孩子作为独立个体怎么可能有被尊重的感觉。
但是孩子在实践中发现,一旦自己能通过无理取闹或者固执来达到目的,就能帮助自己逃离这种困境,那孩子就会“越禁止,越要做”。
孩子在这一系列的行为中,引起了父母的注意,让所有人围着他团团转,孩子会有成就感,有平等甚至高一等的感觉,成功摆脱了弱者的境况。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纳、理解,而不是忽视或者禁止。
孩子哭闹的缘由是什么呢?
可以在内心多反问几遍:
是因为被忽视了吗?
还是自理能力不够?
被忽视了,就多关怀。
害怕与别人相处,就越多给点鼓励。
自理能力或学习能力不够,那就多进行引导加训练。
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教育,给一些正向的力量。
如果想要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那父母首先必须真诚,学会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需求。
满足那些合理的需求,不要总是想着去控制孩子,给孩子安排所谓的人生。
面对孩子犯的错,更要学会去接纳,而不是急着去指责。
下次遇到事,你试着先冷静下来,蹲下来,好好听孩子说。
也许你会发现,原来孩子没有我想的那么多问题啊。
码字不易,费时费心,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记得花1秒钟点个赞。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