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重言助词

                                                     诗经中的重言助词

1. 提出问题

         在阅读诗经的过程中,常常都会遇到用到形容词前或后的助词“思”,“斯”,“有”,“其”,等等,像这样的助词;而绝大多数的注译都将其归为语助词,表示这个形容词的重复,比如,“朱芾斯皇”中的“斯皇”,解释为“煌煌”,这种解释并没有点明语助词如何就能解释为形容词重复,总觉得解释不通,不准确。比较准确可行的解释法为将其解释为重言助词,这种解释方法出现在杨伯峻和何乐士合著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一书的上册中,下面具体摘出来,以方便有同样困惑的读者学习。

2. 重言助词详解

         古汉语中的这类助词迄今为止只发现出现在<<诗经>>中,它们一般都用于形容词前(注:有的出现在形容词后,也存在其它情况用法),作为该形容词(或其它词)重言的标志。也就是说,它与单音节形容词结合之后,起着加强形容的作用,使单音节形容词跟重言相当。这类助词有:“思”,“斯”,“有”,“其”。它们与形容词结合的公式为:助词+形(单音节),相当于形+形而与其它词连用,相当于其它的词重复出现。

2.1 重言助词“思”举例

(1)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帧。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诗.大雅.文王。)

“皇”,美盛貌。“多士”,指百官。“思皇多士”相当于“皇皇”,与下文“济济多士”相对应。形容人才的众多与兴旺。(注:在理解时,将重言助词换成对应的形容词。)

(2) 笃公刘,匪居匪康。迺场迺疆,迺积迺仓,迺裹餱粮,于槖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诗.大雅.公刘。)

“思辑”与“辑辑”相当,就是团结和睦的意思。“用”与“以”相当,“辑辑以光”意思就是融洽和睦以显达于时。

2.2 重言助词“斯”举例

(1) 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诗.小雅.采𦬊(qǐ)。)

“朱芾”,红色的皮制蔽膝。“斯皇”,即“皇皇”,“皇”通“煌”,形容朱芾光辉的样子。“斯皇”与上文的“玱玱”相呼应。

2.3 重言助词“有”举例

(一) 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如:

(1)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诗.周南.桃夭。)

“夭夭”,形容茂盛而艳丽。“有蕡(fén)”,即“蕡蕡”,形容桃子果实肥大的样子,实为倒装句“其实有蕡”。诗以桃比喻新婚女子。“有蕡其实”比喻结婚生育子女。

(2)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邶風.击鼓。)

意谓打完仗之后不带我回头,使我忧心忡忡。“有忡”,即“忡忡”。

(3)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诗.商颂.那。)

“庸”,“鏞”的假借字,大钟。“有斁(yì)”,即“斁斁”,盛大貌,形容钟鼓齐呜的样子。“有奕”,即“奕奕”,形容舞姿飘逸的样子。

(4)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诗.齐风.载驱。)

“有荡”,即“荡荡”,大路平坦的样子。

(5) 有杕(dì)之杜,其叶湑湑。(诗.唐风.杕杜。)

“有杕”,即“杕杕”,孤生独立貌。

(二) 用在单音节动词前。如:

(1)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邶風.泉水。)

“有行”,即“行行”,表示行了又行的样子。

(2)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幽風.七月。)

“有鸣”,即“鸣鸣”,意谓黄莺不停地鸣叫。

(三) 也可用在单音节象声词前。如:

(1)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诗.邶風.匏有苦叶。)

“有瀰”,即“瀰瀰”,形容河水漫漫,满盛的样子。“有鷕(yǎo)”,即象声词“鷕鷕”,野鸡鸣叫声。

    需要指出的是,“有”在名词前,特别是专有名词前,并不表示重言,如“有周”,“有夏”。

2.4 重言助词“其”举例

(一) 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如:

(1) 其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邶風.静女。)

“其姝”,即“姝姝”,形容貌美丽的样子。

(2)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āng)。(诗.北风。)

“其凉”,即“凉凉”。“其雱”,即“雱雱”,形容大雪纷飞的样子。

(3)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诗.幽风.东山。)

“零雨”,细雨。“其濛”,即“濛濛”,形容细雨连绵迷濛的样子。

(二) 用在单音节象声词前。如:

(1)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邶风.击鼓。)

“其镗”,即“镗镗”,象声词,击鼓的声音。

(2)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诗.陈风. 宛丘。)

“坎其”,“坎”是象声词,即“坎坎”,击鼓声。


参考资料: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 ,作者:杨伯峻,何乐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相关提要】 构词法研究的必要性 1、构词法是一种体系:研究对象是语言中的词的构造系统,并说明这种构造系统的内...
    腐烂苹果阅读 1,588评论 0 0
  • 楹联中有一条联律就是“词性对品”,那么写好楹联必须知道词,词性和词组。 一、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
    田心木目心阅读 2,150评论 0 1
  • 中国人对汉语一向自傲,常说要“扬大汉之天声”。可是五四运动以后,情况反过来了,中国人越来越自卑。除了想废除汉字,还...
    艺术文化生活阅读 292评论 0 0
  • 中华诗词大学对联第三讲:词.短语.句子 修订:一见如故 审核:岁月 语法体系: 1、语素,2、词,3、短语(词...
    影落凡尘阅读 2,389评论 0 0
  • 词性的辨别无论是对句还是写诗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能准确的判断词性,就不能准确的完成句子的对仗。 ...
    雪落地徐红艳阅读 2,60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