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刚刚复牌,筹码稳定性还暂时难以判断,因此,有兴趣的可以跟踪,没有兴趣的朋友就当科普吧。
接下来,来看一下行业背景情况:
1、碳酸锂价格底部回升,未来或将稳步上扬:2020 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低迷,使得碳酸锂价格继续下行;但四季度盐湖提锂产量下降和澳洲主要锂矿Altura(产能22 万吨/年)破产重组以及中澳关系紧张导致供给减少,叠加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碳酸锂价格自11 月开始迎来全面反弹。目前价格维持在9 万元/吨左右。考虑到2021 年全球锂资源有效增量较少以及未来产能投放的不确定性,而需求在新能源汽车的拉动下大幅增长,预计碳酸锂价格有望进一步上行。
2、预计2021 年供应增量有限,远期产量大幅增加不确定性高:据银河有色团队预计,在澳洲锂矿出清、南美盐湖扩产延期的情况下,预计2021 年全球锂资源供给能有效释放的产量为49.6 万吨LCE(碳酸锂当量,下同),较2020 年仅增长6 万吨LCE。具体来看,预计2021 年澳洲锂精矿产量将达到179 万吨,折合22 万吨LCE,较 202年增长4 万吨 LCE;南美盐湖项目建设进程延期,2021 年无有效新增产能。国内方面,2021年国内锂精矿供给将主要由甲基卡锂矿与业隆沟锂矿提供,预计锂精矿合计产量约12 万吨左右;预计 2021 年国内盐湖提锂产量 5.92 万吨 LCE。长期来看,Wodgina、Altura、Bald 等锂矿开采企业的矿山目前仍处于关停状态,而雅宝、livent、SQM 等全球传统锂业巨头虽然有明确的产能扩张计划,但新建产能的释放可能受到新冠疫情、智利等主产国复杂的政治环境、资本支出减少等因素影响,产量大幅增长不确定性高。
再来看一下公司的基本面情况:
结合个股三分钟来看,但从净利润和成长性角度来看,公司增速平稳,与行业持平。未来看点还是在于盐湖提锂。
1、公司采用吸附法提锂,技术先进:公司自 2007 年成立子公司蓝科锂业(持股51.42%),开始着手布局盐湖提锂业务,投资建设 1 万吨/年工业级碳酸锂项目。该项目以盐湖卤水为原料生产工业级碳酸锂,自2012 年起进行试生产,于2017 年完成填平补齐技改工程,当年产量突破8000 吨,并于2018 年开始实现超产,使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实现万吨级盐湖提锂产能的企业。2020 年蓝科锂业年产工业级碳酸锂1.36 万吨。同时公司凭借先进的卤水提锂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集吸附提锂、膜分离浓缩技术耦合为一体的工业化示范装置,突破了从超高镁锂比低锂型卤水中提取锂盐的技术,该项技术荣获2019 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被认定为国际领先科技成果。
2、公司钾肥单位生产成本低于国内外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成本优势显著:国内藏格控股、亚钾国际钾肥业务 2016-2019 年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563、864 元/吨,国外 Nutrien 公司钾肥业务2017-2019 年单位生产成本为634 元/吨,而公司钾肥业务单位生产成本仅为446 元/吨,低于国内外平均水平。由于2020 年收入准则调整,运输费划至营业成本导致公司单位生产成本增加到717 元/吨,而同期国内藏格控股、亚钾国际分别为1070、864 元/吨,生产成本仍低于国内可比公司,成本优势显著;但由于国外Nutrien 公司经营稳定,且无会计准则调整因素扰动,公司2020 年单位成本高于国外Nutrien 公司(637 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