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一个小镇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认知是从一个指南针开始的。
那一天,五岁的爱因斯坦生病了,他只能静静的躺在床上,父亲拿来一个指南针,想替儿子解解闷。爱因斯坦捧着指南针,他发现无论怎么拿着指南针,它的指针总是指向北方。这个发现让爱因斯坦很困惑,但就是这个小小的指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巨匠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10岁时,进入慕尼黑的路提波德中学并开始自学数学,不久便超越了老师的水平。由于爱因斯坦的提问令老师十分困惑导致了老师的不满,正因如此,爱因斯坦决定退学。
16岁的爱因斯坦报考了联邦工业大学,并于1900年毕业。此后爱因斯坦特别想成为一名物理学教授,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有所发展。可是不善交际且桀骜不驯的他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绝望之余,爱因斯坦给德国伟大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写信寻求帮助并希望成为他的助手,可惜他并没有得到回应。
父亲的去世让他陷入人生的低谷,他的大学女友米列娃就这样默默地陪着他鼓励他直至他走出低谷。不久,爱因斯坦向米列娃求婚了,婚后不久便有了自己的孩子,同时也有了一份在专利局的工作。工作之余,爱因斯坦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研究,虽然受到打击,但执着和坚持是他前进的动力。他锲而不舍的继续思考、研究、书写。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4篇革命性论文。成功的喜悦让爱因斯坦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1914年,爱因斯坦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物理学教授。
感情的瓦解,战争的到来,爱因斯坦都没有放弃对学术的研究。不久,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并在一次日全食的观测中得以证实。爱因斯坦终于成了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