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何会有“原配论”?
最近经常看到很多朋友在讨论“原配”这个话题,其实深层次来说应该是在讨论婚姻,经常能看到#原配是不是比较好#、#二婚容易吗#等话题,都是关于婚姻关系的讨论。
为什么婚姻关系被讨论得更加频繁了呢?因为现在的婚姻关系变得复杂了。
现代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导致很多婚姻都变得不再稳定,不像以前的年代,认准一人就是一生。
离婚率的增长势必会导致社会中的男女身份变得不再单纯,毕竟对于中国而言,封建思想还是存在的,我们依然会认为结过婚的跟没结过婚的不一样,而你结过婚后几婚都无所谓,仿佛婚姻就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
所以从婚姻关系中挣脱出来的人越多,就意味着越多的人面临着所谓“原配论”的问题,自然而然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还是“婚姻关系”。
02 为什么原配比较好?
这一点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说,分别是人对于第一次的重视以及孩子的抚养问题。
① 人对于第一次的重视
人的一生有很多个第一次,我们对于“第一次”也充满了重视,因此在第一次组建家庭的时候,我们所耗费的精力和抱有的希冀是非常大的,如果排除其他意外因素,我们结婚时内心想的真的就是“这辈子就是他了”。
而当你进行第二段婚姻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少了当初很多的紧张、冲动与感动,你变得更理性,少了很多的激情。
② 孩子抚养问题
每个人在面对婚姻问题时,最喜欢说的就是:“趁现在没孩子,离了好找下家。”
确实,没有孩子的婚姻,即使离婚了也像谈恋爱分手般,两人没有一个连接在一起的纽带。
我们明明是为爱而怀胎十月,可是有孩子以后,发现原来这段婚姻未必幸福,为了孩子,很多人选择忍让,有的选择出轨让自己得到慰籍,有的选择独自承受过着丧偶式的婚姻。
其实我们所考虑的未必是“原配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对于孩子来说,原装家庭会更好一点,因为血浓于水,孩子能享受到更多的爱。
只是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么做对孩子来说最好,却忽略了这未必是最适合孩子的。
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提供一种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那么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问题的,只是我们不以为意,不在乎孩子这些精神上的需求,只是简单的满足孩子生理和安全需求而已。
所以当我们为孩子考虑时,要做的不是维持这段破败不堪的婚姻,而是思考婚姻有没有修复的可能性,没有的话还不如分开。
03 原配真的好吗?
“原配”一词其实是在对比下延伸出来的一个名称,不然我们是用“爱人”称呼对方。
为什么会成为原配?或者说为什么会有成为“原配”的可能?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假设你的爱人是这样子的,请问你想不想让他成为前任?
有非常明显的性格缺陷:抑郁、焦虑、暴躁等;
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家庭暴力、赌博、酗酒无度等;
有道德上的问题:出轨、诈骗、见利忘义等。
所以当我们在第一步的选择上犯错时,当我们选择错了人,为什么要一步错步步错?遇到原则性问题,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及时止损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大多数失败的婚姻可能是性格不合、家庭关系复杂等外部因素导致,这种婚姻其实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如果你能处理这些问题,那么意味着这段婚姻是可以挽回的。
04 修炼自己获取幸福的能力
在考虑婚姻是否要继续前,我们要综合去判断问题,首先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分为核心问题、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将原则性问题,以及难以解决的外部因素问题都找出来,一般受这些问题影响的关系是走不长远的,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解脱。
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两个人的相处出现问题,比如“感情淡了”、“性格不合”等问题,这种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其实是有挽回的可能性的。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爱会伤人》中提到:“爱情的正确与否,关键不在于找到正确的人,而在于你能否将自己的内心修炼成正确的。”
当我们换掉原配,进入第二段婚姻,你会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换了个人在重复着之前的问题,因为你自己在上一段婚姻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你会将这些问题带到下一段婚姻关系中。
所谓的“原配”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名称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是你自己有没有打理亲密关系的能力。
武志红老师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性格是自省能力,如果我们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将责任都往对方身上推卸,那么我们会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
当我们愿意自己做出改变,愿意包容对方的时候,对方也会做出调整,这是在善意的引导下,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往更好的方向靠拢,当然我们也可以引导对方跟我们一起做出改变。
如果你想更深刻地了解亲密关系,武志红老师写的《为何爱会伤人》这本书值得你反复阅读,你将明白爱的真相以及如何去改善自己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