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了一场关于“中年危机转为机遇”的直播课,原本是希望能获得一些应对中年危机的方法。虽然有很多启发,但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一直知道却总是有意无意忽略的道理。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明白也赞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每次想行动时,总能找到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
今天太累了,别运动了,休息一下吧;
天气太热了,别运动了,静心一下吧;
心情太糟了,别运动了,放松一下吧……
这种明明知道却做不到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还记得我和同事们经常感叹:
好想早点退休啊,实在不想再工作了!
早点财富自由吧,就可以享受生活了!
一 关于早点退休
以前的人生规划很简单:上好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那时人均寿命只有60岁左右,退休后很容易达到人生终点。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寿命逐渐延长。2023年全球人均寿命排名中,摩洛哥以86.895岁位居榜首,全球平均寿命为72.6岁,中国人均寿命为78.587岁。
更进一步,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如同为科技装上了火箭推进器,将在未来进一步延长我们的寿命。正如《百岁人生》所说,我们很可能活到一百岁。
忽然间,我意识到:以40岁为基准,还有60年可以期待。40岁不再是中年,而是妥妥的青年,不是吗?
之前从未想过自己可能过上百岁人生,早早把自己归入中年并迅速过渡到老年状态,觉得“运动”不是必要选项。现在不同了,为了延续长期且有质量的生命,“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关于财富自由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似乎只要想到财富自由,就觉得能逃离目前的束缚状态。然而,假设我们财富自由了,然后呢?
很多人包括我,从未真正思考过财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与其说我们想财富自由,不如说我们希望通过财富自由,实现时间自由,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倒推至原点——我们从未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的人40、50岁才开始创业;也有不少人选择在60、70岁高龄继续追求梦想。他们没有选择退出工作舞台,而是用不同方式延续精彩人生。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此充实地生活。这些优秀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精神。他们有坚定的方向,同样重视运动,因此长期以来,能以良好的身体状态承载精神富裕。
觉得“运动”不重要的原因1:
不知道自己可能活那么长,缺乏用“维持良好身体状态”的意识去迎接更长寿的希望!然而,正是由于足够重视“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更有可能长寿,不是吗?
觉得“运动”不重要的原因2:
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缺乏用“维持良好身体状态”的动力去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然而,正是因为不确定性才更需要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是吗?
既然醒悟了,我该怎么做呢?
感谢群友的建议,我从明早起将开启第一步:直播共读+公园散步。
原因1:运动有很多方式,先从最容易的开始,循序渐进,突然加重码反而容易放弃。
原因2:做事的本质就是规划流程,如果想提高做事效率,其本质就是流程的优化,而优化的本质就是节省时间——即同时做几件事。
原因3:可能有意外惊喜。群友表示在大自然中共读,时不时会有很多小灵感。《十分钟冥想》《深度工作》等书都建议我们去公园散散步。
我总是读得多,做得少,那么就从公园散步这件小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