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
昨天下午,好友微信呼我,说天天被孩子班主任短信“啪啪打脸”,快活不下去了。
我一听,讶然地问:怎么回事呢?
原来说孩子上课笔的水没了,就向同桌借个笔,结果老师就不依不饶地在群里通报,还要家长回短信说明原因。
我问:就这么大的事儿?
答:对啊!就这么大的事儿。关键是短信道歉了,还不管用,还得赔小心,左一句右一句向老师剖白心迹表忠心。真不是一般的累。关键是老师的态度,对孩子和家长的批评指责让人觉得孩子很被嫌弃……巴拉巴拉好一通吐槽。
一幅幅地浏览她手机截屏过来的图片,静静地听她吐槽,体会她的无奈,给她发去拥抱的小人儿表情。
就这么陪着她,回应她,认真地听着她说,偶尔聊聊我们家的近况和曾经犯过的错误,慢慢引导她换角度去看老师的批评,但更多的都是专心地听她说,静静地听。
她家孩子和我们家是发小,也曾是同班,两孩子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个沉稳安静,一个咋咋呼呼,但这却丝毫不妨碍他们成为了死党,顺带着我们这两个妈妈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她的班主任老师在学校里一向以严厉苛刻、注重细节为名;而我们家孩子的班主任还是一个90后的小丫头,几乎就是孩子们的大姐姐,虽然偶尔也被调皮的他们气得咬牙切齿,但大多数时候都和娃娃们打成一片,更不会在意这些细节的小问题。
看她对老师的情绪实在是火冒三丈难以自制,想了想就说了句——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来,其实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大多出发点是恨铁不成钢,一个老师对孩子最大的惩罚不是批评,而是不闻不问。所以,老师的批评大概也并不是坏事。但老师如果是以发泄自己情绪为主,那是她的责任,我们自可以不必理会。
她一想,对啊对啊,立刻阴转晴,很快就理顺了自己的思绪,将聊天的话题逐渐从孩子身上转开,一个接一个龇牙咧嘴的笑脸发了过来。
畅快淋漓地聊完后,这个小插曲很快就翻篇了,我们结束了愉快的交流。
如果是以前,恐怕我不会这么做。
我想我会义愤填膺地和她一起去指责老师,可能还会告诉她怎么对待老师的短信,怎么对待儿子,怎么调节情绪……
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好为人师。
可是,那样沟通效果会好吗?她会很快地将快情绪流走吗?显然不会。
学了很多知识,用了很长时间反思,才发现这个在沟通交流中最大的拦路虎——好为人师,只说不听。
无论是在教育孩子、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交流中,我们都常常跌进这个“好为人师”的大坑,而毫不自知。唯有跌得多了,跌得痛了,才可能痛定思痛爬得出来。
2、
最近,先生已经郁闷好多天了。公婆为了回避家庭矛盾,特意过来住了几天。说来老两口都是特别好的人,但就是有一天让人总是难以接受——那就是抱怨。
开口闭口,都是抱怨,各种抱怨。让听的人,逐渐越听越听不下去,感觉负能量爆棚。我呢,还好,一般也就是出耳朵听,让他们倾诉,实在听不下去就翻翻手机,不搭腔。但急性子的儿子就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了。于是,没几天,家里就炸了。
抱怨是生活中最大的毒药,是我们必须要戒掉的超级坏习惯。可是,这世界上不要说知易行难,对于老人而言,他们根本就不知或者不愿意知,更枉谈改变自己这个坏习惯。
那么我们怎么办呢?
大部分时候,我们对父母,都和先生的反应一样,恨不得将我们所有的新观点灌输给他们,期待他们最好在一夕之间,改头换面,成为我们想见到的样子。
可是,这可能吗?
没有和谐的关系、没有良好的态度、没有接纳的心态,想改变父母甚至是更年老长辈的看法,基本上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根本实现不了的奢望。
如果他们因为存在的问题,来耐心地征求我们的意见,那当然一二三四五可以列出解决方案供参考,可他们明明就是为了发泄自己积压的负面情绪和不满,我们干嘛还要那么着急地好为人师呢?
我也没有太多地劝说先生,仅仅在每天他会阅读的心赏日记的第一句话写了那个受益匪浅的10字箴言——不要揽过来,不要陷进去。
因为一不留神,我也会陷入“好为人师”的圈子里。
生活就是道场,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修炼——舍得让爱的人受苦。痛苦是每个人成长的契机,我们不能任性地就随意剥夺这个机会。
爱满自溢,当我们自己成长得足够好时,我们方可更加智慧地帮助父母亲人一起成长。而现在,显然能力不足时机未到。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学会——静静地听,心的声音。
4、
曾经在剽悍一只猫的公众号里看过一个TED演讲,题目叫《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交谈者》。
演讲者CelesteHeadlee,11分钟的演讲里她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交谈的10条基本规则。强烈推荐如果大家没有看过,可以搜来看看,肯定受益匪浅。
10条基本规则分别是:
——不要三心二意。
——不要好为人师。
——使用开放式问题。
——顺其自然。
——如不知道,说不知道。
——不要将自己的经历与任何人比较。
——尽量别重复自己说的话。
——少说废话。
——认真倾听。
——简明扼要。
总结起来一句话——对他人产生足够的兴趣。
当时看了这个演讲后,就牢牢记住了“不要好为人师”、“认真倾听”这个规则,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经常提醒自己,但要做到仍然不容易。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其中的核心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早就教育过我们了,只是走着走着就会忘了,需要时时提醒。
希望我们都记得在学习践行的过程中——不好为人师,才能听见心的声音。
感恩生活中这些美好的小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