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周末下雨,整个人除了运动感觉都不好了,买了点数字货币后,整理下这个星期的操作。看见白总回复别人说了一句:格局都是亏出来的,觉得特别在理。
看了看股吧,每次大家开始分析技术的时候,我都得都是一种人气低迷的表现,目前大家还有心情讨论题材,说明杀的不够狠。左侧交易面临不确定性,右侧交易确定性好,成长性有限。
事后看当然容易看出来是左侧还是右侧,局中人看的时候有多少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去下单的呢?最近我一直在反思两个事情,一是是否存在固定的套路?二如果不存在固定的套路,那么怎么去增加确定性?
每当一波行情尾声的时候,资金会小仓接下血筹码,然后尝试性的点火,看市场的高度,看监管的态度。和大部分人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这个期间最需要重视。这个时候是游戏参与最少,监管也最少,最能还原市场原本面目的状态。存量博弈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产生情绪板,烂板,分歧板,最后赚钱情绪被自下而上的点燃,各路资金纷纷下场干活。开始制造热点,开始吹,拉,抬各种套路,这就是为嘛极度弱势行情下只有一个题材的原因,当什么题材都没有的时候。就只有次新股了。资金以来,你就会发现突然媒体里面多了好多题材同时起来,也有好几个板块走出来,这个时候再杀出重围的,必然享受其余题材倒下的光环。
博弈是一直存在的,人心一直波动,所以,市场也一直在波动,无论是容错率还是资金体量,没有两天相同的市场。既然波动,那么固定的打板就是不存在的,固定模式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就是稳定的亏损。这个是我自己以前执行的结果。拉长时间看,就是不适用套路的过程。所以无论低吸追涨和打板,模式都是需要不停的迭代的,一种模式既然大家都知道,就意味着同质化,同质化后就是模式被加强,要么高潮涨停飞起,咱们跌停不断。
回到第二个问题,不确定的市场,怎么去增加确定性。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大环境。大环境(赚钱效应)好,容错率大,但我反正一般大盘好的时候都容易亏。原因和德州一样啊,因为容错率大而无所谓,因为牌好信心爆满反而亏的更多。好牌在手,人无我有,一把梭哈,化为乌有。这个是我下一步打磨的方向。
大盘环境好的时候,踏空资金自己会强制打造热点。所以这个时候的鉴别就很环境了。好多追的热点,第二天直接低开一日游。那么这个时候提高确定性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追最先涨停的,二是看板块走势,板块下坡,突然来个新闻过来拉起来,大概率要凉凉。大盘环境不好就更简单咯,不卖就是对的。
大部分人忽略了板块的重要性,如果个股比较疯癫因为消息而上串下跳的话,整个板块还是比较靠谱能够反应供求关系和资金青睐度的。个股和板块的同频共振是最给力的首板标的,如果板块突破重要均线的话。
其二是个人的操作模式,主要讲讲风控,仓控。我也和大家一起探索的过程。为啥大家都说,空仓是短线质变的一个过程呢?因为逆人性,凡事让我们不舒服的,我们做了,肯定会更加强大。毋庸置疑。
为嘛不讲选股,因为好多时候,短线选股市场自己帮你选了,不需要你选。我也没啥经验,多从大资金角度,多从对手盘角度考虑,养成固定良好模式(这个习惯得固定),坚持大概率事件,小仓位试错。发现牛股应该也不是难事儿。问题是买入了它,多少能拿到最后?
周末复盘感慨。纯属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