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老子正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變革、戰亂紛爭、動盪不安、思想活躍的時代。綜合《左傳》、《禮記》、《莊子》等書記載,大體可以認定老子是生活在春秋後期約魯襄公二年(西元前571年)至魯哀公二十四年(西元前471年)之間的陳國。期間魯哀公十七年,即西元前478年,楚國滅了陳國,老子成了楚國人。毫無疑問,社會環境深刻地影響著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也離不開這樣一個時代背景。
關於老子的生平,歷史上眾說紛紜。綜合各種說法,最有權威的解釋當屬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其中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這段話記載了這樣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記載了老子的出生地——“楚苦縣厲鄉曲仁裏人也”。其中“楚”是指楚國,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區和江漢平原一帶,後滅掉一些弱小諸侯國(包括老子所在國陳國),開始稱霸諸侯,地盤也逐漸擴大,西至今四川東、北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陽盆地和丹江流域,南至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東則沿淮水和江水擴展到今河南東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東南部、江蘇、浙江一帶。“苦縣”中的“苦”音hù。苦縣最早為楚國設置,後來秦朝廢除。新莽時期(西元8年-西元23年),改苦縣為賴陵。東漢建武元年(西元25年),賴陵複名為苦縣,屬淮陽郡,位於今河南省鹿邑縣。“厲鄉”中的“厲”音lài,亦寫作“賴鄉”或“瀨鄉”。“曲仁裏”即今天鹿邑縣城東五公里的太清宮鎮。這就是司馬遷記載的老子出生地。現今鹿邑城內有明道宮和老君臺,城東太清宮鎮新建有老子廣場和太清宮,太清宮內有太極殿(傳說始建於唐代,經宋元明清歷代多次修繕)以及新建的老子故居等建築。明道宮和太清宮均存有大量歷史遺跡。另在1990年,據臺灣臺北中華道教學院的馬炳文(祖籍安徽渦陽)道長考證,認為老子故里當在安徽省渦陽縣閘北鎮的鄭店村,現有天靜宮、九龍井、流星園等建築遺存,由此引起了兩地老子故里之爭。可以相信的是,鹿邑、渦陽兩地距離並不太遠,大概都是老子生活過的地方。
由於古人距今年代過於久遠,加上各種傳說的演繹和各種史料的匱乏,使得後人很難尋找古人準確的生卒時間和地點。出於對古聖先賢的敬仰,後人希望和他們有些關係而多加附會。因此常常出現同一古聖先賢會有多個出生地、埋葬地的情況。即使有許多專家深入考證,也往往莫衷一是。就普通讀者而言對此現象不必較真,能夠知道一個大概也就可以了。如果引用古籍,盡可能使用諸如《史記》之類相對嚴謹的史書,有個基本的解說也就可以了。
二是記載了老子的姓名及職業——“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從中可知,老子名叫李耳。“李摐(音chuāng)”之稱史上並不多見,後人多稱之為李伯陽或老聃(音dān)。之所以稱之為“老”,大概是由於老子長壽。另一說老子姓“老”,老子即老族之智者。歷史上還有個美麗的傳說,說是老子母親懷他81年而生,“生而皓首”,故曰“老”。古人稱“子”,一表示男子美稱,二有老師之義,三指學問上獨立成家的人。顯然,這裏的“老子”之“子”是一種尊稱,既有老師之義,亦有學問家之義。關於老子的生日,史書記載在唐文宗開成五年(西元840年)時,皇帝下詔定老子生日為西元前571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後人沿襲至今,每年這一天,全國各地信仰者都在祭拜老子。“周守藏室之史”,即周王朝專門掌管藏書室檔冊書籍的史官,有研究者認為此官職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因此,老子有機會廣泛接觸各類歷史典籍,是當時一位學識淵博、很有影響的著名學者。
三是記載了孔子對老子的評價——“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他評價老子“猶龍”一般,說明老子在孔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歷史上,《呂氏春秋》、《禮記》等古籍都明確記載了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問禮問道。據《禮記·曾子問》記載:第一次是魯昭公七年,年僅17歲的孔子從老子“助葬於巷黨”向老子請教葬禮事宜。第二次是魯昭公十二年,孔子22歲到周朝王都洛陽向時任守藏史的老子請教喪禮。第三次是在老子家鄉鹿邑,孔子40歲向60歲的老子請教六經仁義。第四次即《史記》記載的這一次(大約是魯定公九年,西元前501年),51歲的孔子在沛地向71歲的老子請教周禮與天道。雖然這裏面可能有傳說的成分,許多研究專家也有不同說法,甚至有人考證老子小於孔子。但從眾多史籍記載中,較為可信的是孔子和老子應該為同時代人,孔子在年齡上略小於老子。史籍中記載的每一次請教,也都反映了孔子對老子的敬重。
四是記載了老子的思想要點以及《老子》一書的寫作——“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老子尊道貴德,強調“自隱無名”,主張謙和低調。歷史上傳說老子身處戰亂,看透世道,於是辭官歸隱,後乘牛西去(約為魯哀公十年、周敬王三十五年,即西元前485年,時年87歲)。路過函谷關時,守關令尹喜見“紫氣東來”,知道老子不是凡人(一說關令尹喜曾上朝都見過身為史官的老子,非常敬重老子的學識),於是請求他留下文字,於是有了《老子》一書。函谷關當時為秦國東部(今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的險關要隘,長15公里,寬3米,是中國古代中原地區通往西北的咽喉要道,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
五是記載了傳說中關於老子的爭議以及老子的修道長壽——“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這段話是說老子也許是老萊子;也許是太史儋;也許活到160多歲或是200多歲;世人似乎也說不清楚。從這段話中的“蓋”、“或”等疑辭來看,太史公司馬遷的寫作態度十分嚴謹,《史記》所記載的史實真實可信。司馬遷史學的基本原則就是“信以傳信,疑以存疑”。本段中三個“或曰”,便是“疑以存疑”所作的附錄。
六是記載了老子的後代——“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據考證,“段幹”位於今山西芮城北邊。“膠”為膠河,今高密東。“卬”指膠西王劉卬(音áng,劉邦非嫡長子齊王劉肥的第七子)。“太傅”,是古代職官,為皇帝老師或國王的輔佐大臣。這段話總共記載到老子的第九代。
七是記載老子的思想流派及特點——“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這段話指出老子學說與儒家學說並不相同,各有觀點。老子更注重“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綜上所述,老子他一定是一位飽經滄桑的慈祥老人,是一位洞察世事的智慧老人,是一位流芳百世的不朽老人。從後人的美好心願來看,老子或許是古時眾多智者的綜合。
(本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