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
亲子:周末的晚上,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各自读书、写作业,看到孩子写作业的态度,做作业时题目没看完就往上写答案,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没审题就动笔,看似写完了作业,其实是无效的付出;当下的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让孩子觉察到这个问题,并改正?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将自己重新养育一边,当我发现孩子的这个做题习惯时,大发雷霆,是触动了我的哪个心锚呢?行为:看到孩子做题未读完题就开始写作业,我发火了,把孩子数落了一番感受:我很生气,内心有股莫名的火(因为这个问题在不同的科目上重复出现,而且提醒过了好多次)观点:孩子在作业习惯和态度上有问题,糊弄一个作业,只想着做完,没有考虑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将作业当任务,没有理解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自己从做作业中获得什么,是被动的;期待:孩子应该认真审题,养成良好习惯,好习惯是成事的关键;渴望:被尊重、被认可自我:自我怀疑,控制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2、事
1)中午进行了1小时的普拉提练习,老师问我每天跑多少公里,我说10公里,老师说怪不得小腿这么粗,我也真是无语老师的表达了,小腿是我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老师这么说,让我对老师也不喜欢;
2)组织了团队例会,提前发出了会议的议题,让大家提前准备,在会议过程中,大家一起积极思考,讨论热烈,对于自动化的实现方案,难点解决献计献策,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把大家过程中的思考,产出以某种方式记录、呈现、积累、分享是接下来要做的事;
3)组织了大家进行大模型讨论,聚焦关键人物,和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在讨论过程中,保持了觉察,自己静下来、慢下来,带着平等心、谦逊的和大家一起讨论,放下自己的骄傲、高高在上,在结束时,讨论接下来要做什么时,其实自己的内心是有想法的,但慢下来,用询问的语气问大家我们接下来如果要达成目标的话,需要做些什么呢?要怎么做呢?同事提出了想法,和我的想法也不谋而合;大家目标一致,执行起来同步,也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3、物
阅读《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快乐的三个层次,如何让自己拥有深度的快乐,第一个层次,来自感官的刺激,第二层次来自情绪的满足,第三层次来自精神层面的满足;
4、理
与亲人的沟通,用脑(理智)过多,用心少了(注重感受),道理再正确,赢了结果,输了关系;
5、感
1)感恩同事的积极配合,在工作上顺利的完成了安排落实
2)感恩爱人下班开车接我
3)感恩自己的坚持,在运动上从不偷懒;在精神上持续充电,通过阅读、听书、输出来滋养自己;
6、自我肯定
我是美好的,我是勇敢的,我是幸福的,我是开心的,我是被爱的,我是值得的;来到我身边的人、事都是来帮助我的,都是来提醒我的,都是来让我觉醒,让我成长的;我喜欢我自己,我爱我自己,我欣赏我自己,我尊重我自己,我理解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