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听长辈对我说教,听那种长篇大论的教训,因为里面一定会有她们的人生,有生活,有光亮。有鲜活的生命,浪漫的青春。
初中语文老师是个哲理故事很多的人,诗词文法信手拈来,以至我爱她至深,她的课必定腰背挺直,全神贯注,害怕错过她嘴里的一个个鲜活的世界……
初一她刚带我们班,我对她排斥很大,总觉得,因为她来,我喜欢的那个老师才会被调走,所以她布置的周记我不写,结果被叫去办公室“喝茶”,罚扫地,写感想。那个时候她说:“人生有许多的过客,不管有谁离开,都不要放弃努力。”我当时很震惊,原来她什么都知道。
后来知道她的故事,是穷苦农村家的孩子,读大学是她做的最对的选择,在那个物质文明都有点贫乏的时代,能补偿自己的只有不断索取,向知识索取,用书给自己温暖。那些躲在昏暗烛光里奋斗的日子,那些家庭紧迫所带来的困窘和不堪,那些因资源贫乏偷偷去外校旁听,借书,泡图书馆的时光,被他们珍藏了许多年,又让我珍视了这些年。
那是属于她们的时代。
大学心理老师是个上课很能说的人,一节课下来,专业知识被转为生活琐事,上她的课几乎不睡觉,有趣的课堂就像是细碎的生活,听来走心,记得深刻。
她的生活丰富鲜活,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她说她的大学,那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励志故事。她是专科生,读书的时候用一年时间学完专业知识,然后泡图书馆自学专升本,考研。那个时候从没想过什么吃喝玩乐,整天脑袋里装的都是怎么做到比昨天好,想的是未来,想怎么给这个经济窘迫的家庭优渥,怎么让年迈的老母亲脸上有光……
我也是偏远的农村姑娘,只身来到遥远北方,不过为了梦想,我也有一个困难的家庭,父母年迈多病,我有让他们享福的心,有努力奋斗的意念,有想要成为的自己。但,我没有所谓自律,坚持的决心。我对自己太好,满足了物质的要求,还想要给予自己精神的安慰。用漫画,小说,游戏来填补内心里的空洞。对明天有一大堆的规划,没有实行,烙下焦虑的病,就拿漫画小说来补……
我曾问我同学,为什么心理老师她们可以努力到这种程度,我们不行?一样为梦想,我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同学都说,她们那个年代怎么能跟现在比?她们那时候能读书多不容易啊!也许越难得到越懂珍惜。就如《芳华》里说的: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发现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我们在这个时代存活多年,想要的都得到,得之太易,所以喜新厌旧,捡芝麻丢西瓜。
世界这么繁华,我们中的大多数早已被迷花了眼睛。看人,事都不自觉带上了眼镜。世界在这些人眼里,已经变了模样。
有80后说90后会垮掉,但有很大一部分人获得了成就。我,我只是90后里的万万分之一,低到尘埃。我相信努力的意义,却没有足够的行动力往前走,不是怕失败,只是懒惰,随遇而安……
我身边的这些80后人群呀,用他们自己给了我深刻的一课。
有梦想从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实现它才是真正的伟大。
世界再怎么繁华多彩,时代再怎么步伐迅猛。都要沉下心来,努力。每一滴汗水都会流得恰到好处,都会在将来为你开出一朵花来。
努力奋斗不是口号,它是行动,是力,是钢。这个世界,你只有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不忘初心,逐梦路上,不要对自己放纵。自律成就非凡人生。梦想,从开始去做的那一刻开始才算是对它真正的诠释。所以,加油,加油。
现在就出发,并不考虑中途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