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正午阳光的《都挺好》,只是看着却一点都不好。
电视剧围绕着一个家庭展开,强势母亲突然离世,“柔弱”父亲翻身把歌唱,在儿女的生活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牵扯出一个家庭的恩恩怨怨。
故事要从母亲在世时说起,这大概是我最不喜欢的母亲。
她大权在握,将家庭管的死死的,丈夫在家毫无发言权,面对三个子女,对两个儿子宠爱有加,对小女儿却漠不关心。
而这份偏心在花钱这件事情上演绎得最为淋漓精致。
当大哥收到斯坦福的通知书,母亲砸锅卖铁卖房供大哥出国;
当二儿子连二本线都没有时,母亲花钱给他买大学读,之后又花钱托关系替他找工作单位,面对工作前二儿子伸手要两千块钱旅游,母亲二话不说直接赞助,之后贴补二儿子婚房,贴补二儿子换车···
只是这一切到女儿这的时候,都变了。
明明可以读清华的女儿却因为母亲不愿意承担学费而读了本地免费的师范;二儿子伸手要2000出门玩轻轻松松得逞的时候女儿伸手要1000补习被拒;屡次为了两个哥哥花销卖掉她的房间;
从小到大哥哥们的早餐火腿加鸡蛋,而她却是没营养的泡饭;哥哥们喝的不是牛奶就是果汁,而她则是一杯白开水,中考的时候连本复习资料都不给她买······
那个残忍的不配“母亲”二字的女人说:我们只负责养你到十八岁
而这份“养”没有公平的母爱、没有真正的关心,有的只是“没办法啊,既然生下来了,总要养活,养活就好,其他不管。”
我不禁想起正午阳光拍的另一部剧——《欢乐颂》,剧中的樊胜美同样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的母亲和哥哥就像两个吸血鬼,吸干了她的全部金钱,哥哥买房她出一半的钱,房子的名字却挂哥嫂的;哥哥欠债,母亲哭喊着叫她救命,让她四处借钱填补这个无底洞,而即便是为这个家掏空自己所有的积蓄,却依旧被母亲骂白眼狼···
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我真的是咬牙切齿,说来我没有承受过“重男轻女”的家庭偏爱,却感受过这份委屈。
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也是一个有点让妈妈失望的女孩,她也坦言当时想将我送去姑姑家再生一个,只是最后被父亲阻止了,我由衷的爱我父亲,感谢他能为这个家做主,感谢他跟妈妈说——“儿子女儿都一样,就这样,两个女儿挺好的,不生了”。
如果我爸也如剧中的苏大强(《都挺好》剧中被母亲压得死死的大气不敢出一声的父亲)一样窝囊,或许我也就成了被送走的那个没人要的小女孩。
或许你们不相信,这件没有发生的事情20多年来一直在我心里耿耿于怀,像根刺一样,每触碰一次,我就会眼眶热一次,我想这辈子也是拔不去了!
我尚且如此感受,那些千千万万个苏明玉、樊胜美又是怎样的绝望?
我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重男轻女”的观念还会延续多久,但我深深的明白在那样处境下长大的女孩活的有多累。
像苏明玉那样,对“家庭”的概念是憎恶,无法完成自己期待的学业,边上课还要努力赚钱养活自己,二十多年独自感受没有温暖的人生,变得不会爱,不敢爱,谈笑风生的面庞下看似倔强却毫无安全感···
更可悲的是明明想对那个家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却又因为内心深处对家庭的渴望驱使她一次次为这个家庭牺牲,时间、金钱、情绪···无一不搭进去。
再或者像樊胜美,夜深人静时传来她绝望的哭泣,为那个一败涂地的家庭买单,明明承受不起,却因为所谓的血脉相连而不得不硬撑,而这份原生家庭带来的缺钱恐惧促使她成为了一心想嫁有钱人的“捞女”···
抖音上有人问一个母亲:
“电视是谁买的?”
答:女儿
“衣服是谁买的?”
答:女儿
“房子是谁买的?”
答:还是女儿
“你的钱给谁用?”
答:儿子
可悲且真实的可怕,电视剧里给了苏明玉以金钱的成功和石天东这般温暖的男人,给了樊胜美四个能扶住她的姐妹。
那么生活呢?拿什么去爱那些在家庭中受过伤的女孩们?她们又是否能幸运的活过来?
《都挺好》最后会不会好?
我想是不会的,哪有什么都挺好,不过是千疮百孔后的自我安慰,别忘了愈合的伤口还有道疤呢!
-end-
作者:棠宋,不奢求给你生活的答案,只求能给你生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