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劳动习惯
一个孩子培养得好不好,从来不单纯是动机和目标的问题,更是方式和方法的问题,教育方式决定了父母之爱可能是一座花园,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无痕”的教育之法,达到“有迹”的教育之效,理解这一点,有时是一张纸的厚度,有时是一座遥不见顶山的高度。
举例:
在我女儿圆圆大约三四岁时,我像天下所有妈妈一样,希望孩子能学会自己收拾玩具。我开始培养圆圆收玩具的办法很直接,就是告诉她玩过后要自己把玩具收起来,但她总是收得丢三落四的,我就得不断提醒,这里还有一个没收拾,那个也要收起来。结果弄得她对收玩具这件事很抵触,也做得很被动,一直没有进步,总得我跟在屁股后面不断唠叨。
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后,我开始想办法。
有一天,我对圆圆说,以前都是妈妈指挥你收玩具,今天你指挥妈妈,让妈妈来收拾好不好?她一听,非常乐意,说好,立即就有大权在握的感觉,不由自主四处看去,观察哪些东西要收起来。
我模仿她平时的样子,只把放在眼前的一些收起来,然后就说收好了。圆圆作为监管者,眼里开始有活儿,不知不觉地像我平时那样,告诉我这里有一个没收,那里有一个也需要收起来。我乖乖地听她的指挥,一趟又一趟地跑着,直到她认为东西都已收好。
其实有几个小玩具还没收起来,但她没注意到,我不直接说出来,担心那样会降低孩子的成就感。晚上和在外地出差的爸爸通电话,我故意把这件事讲给爸爸听,爸爸随后在电话中表扬了圆圆。
接下来一次收拾玩具,还是她做监工,我动手。把玩具收好后,我说,宝宝指挥得这么好,玩具收得这么干净。家还有一点乱,要么你再指挥妈妈收拾一下屋子?其实还有两个玩具她没看到,我也假装没看到,暂时没收。
圆圆本来还意犹未尽,听我这样说,又来劲了,四下看看,告诉我把扔在地上的沙发靠垫放到沙发上,再告诉我把茶几上的水杯送到厨房,然后告诉我把沙发上的衣服挂起来……我在做这些的过程中,假装无意中发现那两个还没收的小玩具,顺口说一句“哦,刚才没注意这个”,把小玩具送到玩具筐里,然后再不动声色地顺手把圆圆没指挥到的东西归整一下。
屋子很快就显得干净整洁,我愉快地环顾四周,对圆圆说,宝宝指挥得这么好,屋子一下子就干净了。圆圆也能感觉出屋子前后大不一样,非常有成就感。
接下来两三次收拾屋子,都是圆圆指挥,我跑腿。她观察得明显比前面细致,指挥得越来越好。但我知道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所以再一次干完活后,对她说,以前是妈妈指挥你干活,这几次是你指挥妈妈干活,以后这样吧,咱俩轮流着做指挥,你说好不好?圆圆说好,所以我在接下来几次收拾东西时,和她互换角色,一会儿做指挥,一会儿做干活的。我在干活儿时,故意说我要做到最好,让她这指挥官没事干。所以到她干活时,也力求做到最好。非常明显,她眼里有活儿了,知道哪些东西应该收起来,尽心尽力地做,而不像从前,只是胡乱应付我。 我在扮演干活者时,有意疏漏,给她留点指挥的余地;当我扮演指挥者时,既做出严格监督的样子,又睁只眼闭只眼,不让她感觉到难为情。总之,我尽量体谅她作为一个幼儿的能力,不苛求;同时又让她有成就感,体会到干家务并不是件复杂的事。
在圆圆的成长中,在很多劳动技能上,如洗碗、洗衣服、收拾书桌等,我都采用类似的激发兴趣的方式,以让她体验为主,而不让她感觉被家务劳役。 那么小的孩子,重在获得初步的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成就感,而不是天天去干多少活。这些最初的技能和兴趣,是孩子将来能够形成正常生活能力的酵母。
上面培养孩子收拾玩具这个习惯,只是教育孩子的一个片段,但足可以感受尹建莉老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的良苦用心,一是有智慧,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三是培养孩子习惯要循序渐进。
下面用尹建莉老师的总结来结束今天这篇文章:
几乎所有亲子沟通问题,最后其实都是一个“视角”问题,即同理心问题-----它既简单又复杂,她是一个母亲的一念之差,也是一些父母永远不能觉悟的高度,所以学会爱孩子,就是努力从孩子的视角来看问题,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学会如何跟孩子说话。
你在让孩子哭泣、忧郁、屈服,还是在让他欢笑、平和、瑞纳-----通过孩子的表情和反应,足以判断出教育水平的高下——不要用教育意图来说事,也不要用专家名气论高低;教育的对与错,用孩子的表情和反应足以判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