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不要去试探孩子对父母的爱》
家长学会蹲下身,平等对待孩子。
儿童是可爱的,哪怕他在表达一些貌似自私的意愿,由于其真实,在一般成年人看来,也只会觉得她纯洁无邪。人们甚至把“活的像个孩子一样”当作对一种生命状态的赞美,所以也就有了“成年人应该向儿童学习”的提法。
母爱之所以伟大,在于母亲纯粹的、无条件的疼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是要求回报的,斤斤计较的,那么这种爱就不纯粹,是交换型的。有条件,其本质就是自私的,那么你教给孩子的正是自私。
人的第一正义感是自爱,这是人的天性,是人能够生存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发展出善待他人的能力,即同理心,这是一种社会属性。三岁的孩子还是一个幼儿,他的世界中只有他自己,如果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表达出对父母的极度依恋,那完全是出于获得安全感的需求。小小的人还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他们只诉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示范,引导孩子逐渐发展道德意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敢于对父母说“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正是这些孩子,迫使父母们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善自己。就像身体发出的疼痛信号,告诉你哪块儿可能有疾病,需要赶快治疗了。
如何做父母往往是孩子交给我们的。请无条件地去爱孩子,心思简单些,放下一切猜疑。如果你想把最好的鱼肉给孩子吃,就给他好了,不要指望孩子会一边吃,一边孝顺的让爸爸妈妈也吃,甚至如果父母不吃,他也舍不得吃。那只是你的理想,或者是故事,但如果你也想吃就一起吃,你作为家长也有吃最好的鱼肉的权利,如果孩子不让你吃,你就心安理得,心平气和的对他说:“你爱吃的东西,爸爸和妈妈也爱吃,大家一起吃”。表明态度即好,不要在这事上附加道德评判。
一般情况下,孩子比你想象的大度的多,只要没有紧张感,孩子经常是愿意分享的。
不要去试探孩子对父母的爱,因为孩子对你的爱,是由你对他的爱来决定的,你越是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越会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