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灵魂拷问:
1.你是否做到了行业的前20%;
2.你是否能感觉的职业的价值;
3.你能善用冲突带来的契机吗?
这灵魂三问真是句句戳中我的心。
这三个问题没搞明白,怎么换工作都是死胡同。就好像不会游泳的人,并不会因为换个泳池就会游泳了。
感受不到价值就没有动力去做到前20%;做不到前20%估计也很难感受到价值。又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至于第三条,大概是我最欠缺的一点。原来总觉得勾心斗角很无聊,好好做事不行吗?现在明白宫斗哪里都有,如果你觉得没有,不过是还没有拿到入场券入局而已。所以如果你感觉到了宫斗,首先要恭喜自己终于入场了,终于有人觉得你是威胁了。接下来的对策,我暂时也回答不了,因为我自己做的很不好。如果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去找个教练好好聊聊,而不是贸然做决定。
以下是原文:转载自《有意思教练》公众号
晚上6点,华灯初上,霓虹闪烁。
东京街头,布满了川流不息下班回家的人们,而日本银座最牛妈妈桑——白坂亚纪,她的一天才刚刚开始。镜头下,她井然有序又马不停蹄的进行着上班前的准备工作。
这是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行家本色——银座夜晚的女人们》中的一幕。
“行家”即为在本行业内出类拔萃之人,也可以说是匠人精神的体现者。《行家本色》系列,拍过编剧名家坂元裕二,漫画家宫崎骏,创作歌手宇多田光,也拍过很多其他不知名或者说小众而神秘的行业里,站在顶端的人。
这一期的主角白坂亚纪,毕业于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20岁开始,她就在银座俱乐部行业里摸爬滚打,29岁时,开了自己的俱乐部“稻叶”,经营至今已有32个年头。
作为银座当年最年轻、学历最高的妈妈桑,白坂亚纪在日本是红极一时的话题人物——她曾年收入三亿日元,也经历过金融危机“以死抵债”的日子;她拥有通天的人脉,传说首相都曾为她痴迷,也面临过明星员工被挖角“如鲠在喉”的情况;她时常受邀给企业家们做经营之道的演讲,出过书,风头无两,也需要时常做好“破釜沉舟”觉悟的准备……
在NHK的记录下,她是日本银座与时代的代言人,更是职场上的一段传奇。
这个女人的故事,让拧巴着是否应该在2020年转型的我,忽生新的顿悟:如果不能自信的回答这三个问题,转不转型都一样,仅是复制经历而已。
01/
你是行业内最优秀的那20%吗?
说起想转型的原因,那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不满意的职场也各有各的状况。
例如说:
觉着这个岗位没什么前途。付出越多,沉没成本越高,早早抽身离开才是上策。
觉着这个职业门槛低,社会地位也低,每天浑浑噩噩的糊口而已,没啥价值。
觉着这个行业虽好,但关系错综,矛盾不断。被卷在冲突漩涡中,太折磨人。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在困惑着,那不如先来一起看看白坂亚纪的一天。
晚上六点,白坂亚纪开始化妆美发。造型的间隙,她会抓紧时间,阅览当天最新的报纸和杂志,查看各类社会新闻与热点、政治经济、娱乐八卦,确保自己和见识广博的客人们有共同话题。
接着,快步来到一家非常熟稔的酒吧,点上3-4杯酒自斟自饮,这是作为工作前的热身。因为白坂亚纪,私底下其实是一个有点内向的人,所以需要通过提前喝酒热身,才能保证8点上班时,呈现最佳的工作状态。
晚上七点半抵达酒吧,组织员工开会,包括介绍新人,明确工作目标,分配当天任务,分享自己的行业经验。查看预定座位的顾客姓名,提前安排好座位,根据客人的喜好进行适当的布置。
晚上八点,酒吧准时开门。客人陆续进入。
在镜头的记录下,偶尔能听到白坂亚纪和客人的轻声对话。客人的喜好,生日,控制糖分的健康记录,家人情况,甚至是喜欢的女生类型,她都了如指掌。所有客人的各类信息,能在一瞬间都记起来,信手拈来。
凡事用心,了解人性,巧妙话术,这是白坂亚纪制胜的三大法宝。镜头下,她忙碌而镇定的游梭于人群中,得体而体贴的照顾着每一位客人。
第二天早上八点,开始工作。不管前一天睡的多晚,白坂亚纪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给曾经光顾过的客人发封邮件,一对一的。这项工作通常需要持续5个小时。下午,核对前一日的销售清单,进行账目记录,成本管理,行政支出等常规工作。
到了元旦,白坂亚纪和团队会变得异常忙碌,因为她们要给24,000位客人手写贺卡、包装及邮寄,仅邮寄费就需要花费约124万日元(折合约8万人民币);2月份情人节的时候,除了贺卡,还要在额外邮寄咖啡豆和巧克力,工作量可想而知。
看到这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
像白坂亚纪记住所有客人信息一般,你对本岗位上所有核心数据,也能做到如数家珍?
对行业内人脉资源尽心尽力的维护,你在本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属于最优秀的20%?
如果有机会让你出一本书,你能将本行业干货讲的清晰透彻,成为外行入门的必读教科书吗?
数据分析,结构化思维,认知扩展,同理心等,这些可迁移的核心竞争力,是职场上个人发展的硬道理。这也解释了我们身边那些特别优秀的人,他们总是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不仅在本行业内做到领先,跨界也总能出类拔萃。就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高琳老师,跨国高管,创业演讲,出书作传……貌似就没有她做不成的事儿。
所以,不妨在核心竞争领域,先使劲做到极致,努力让自己有能力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再考虑转型的事也不迟。
因为,世上所有的开挂,不过都是对关键资源的厚积薄发。
02/
你能正确解读职业价值吗?
如同开篇提到的,有些人想改行的原因是,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没有价值。它不能影响GDP指数,也不能救死扶伤,更不能对人类文化或者历史进程产生任何推动的作用。作为一个渺小的,平凡的,甚至有点无聊的职业,它完全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产物。
那么,俱乐部里的妈妈桑呢?这个行业,有没有价值?若按照传统思想,这大概都算不上一份体面的工作吧,还谈什么价值?
白坂亚纪从来不认为“稻叶”仅是一个风花雪月的地方。她给俱乐部的行业定位是,用不断挖掘和积攒的人脉资源,搭建出社交关系网络,创造出只有俱乐部才特有的场景价值。
它能够打破日本传统的职位等级,男尊女卑,前后辈地位,内行竞争等旧关系,在这个新场景里,人们轻松而平等。借助中介的平台,可以从这里得源源不断的资源。
比如,白坂亚纪发现两个互不认识客人之间,可能会有业务交集或合作可能,就会巧妙的为其适当引荐,让他们结识;普通的打工者,可以在这里和企业高管平等对话,展示自己;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得到前辈提供的职场建议与忠告。
营造出让人念念不忘,流连忘返的高端场景,助力客人事业发展与拓展;与此同时,内部员工为了匹配客人,也会不断加强自我提升与进步,互相促进,大家慢慢都会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是行业的迷人之处,也是白坂亚纪发掘出的职业价值。
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行业价值与深层次潜质,是不是需要像白坂亚纪一样,站在更高的层面,更长远的角度去重新理解呢?
硬币有两面,任何行业都会有所谓的“黑洞”。如同莫林.希凯所说:“滑雪时,如果你一直盯着岩石,缝隙和障碍物,你一定会撞到它们。但你如果专注在终点上,那么滑雪板会将你毫不费力的带到那里。”
所以,与其抱怨自己的渺小,不如重新解读自己的职业价值。始终低估行业所特有的使命感的话,那么,不管转型与否,我们都只会苦不堪言。
03/
你能善用冲突来带的契机吗?
职场,如同江湖,高手与菜鸟云集一堂,是非曲直浑沌缠绕。有的人,特别反感职场冲突,尤其是涉及部门利益划分,同事间因竞争互黑、挖坑等不堪入目的伎俩。为此,他们不惜中途改道离场,变更领域。
白坂亚纪在行业里坚挺32年,她说,“这个行业,比大家想象的更壮烈”。
作为日本经济兴衰的晴雨表,经济繁荣时,银座有超过3000家俱乐部,而经济危机之后,再加上自然淘汰,就只剩下十分之一存活。俱乐部开业仅两个月,就关门倒闭是经常的事,竞争异常惨烈。
而且,银座俱乐部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行规,“新人不能在老东家周边开店”。原因是新店会抢走老店客源,带走老店客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避免行业内部竞争与冲突发生。
面对这样白日化的竞争与冲突,坚持不转型的白坂亚纪,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她将冲突视为突破的机遇,一个改变行规的契机——她率先鼓励、支持下属在同一楼里开新店,作为自己俱乐部的分支,既是助攻,也是盟友。
她积极分享经验,热心张罗,带着客人一起去捧场;自己店里客满无座位的时候,她会亲自将客人引荐到新店,资源共享,让每一位来到银座的客人都不会败兴而归,逐渐形成行业拢聚的规模效应。
行业惨淡时,相互扶持。经济危机后,她联合银座同僚四处奔走宣传,举办有吸引力的活动,想尽办法振兴银座昔日活力。白坂亚纪说,“我经常会展望十年,二十年后,银座会怎样发展?”
必要的竞争,是维持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在职场同样适用。冲突,它是中性的。
人们感到反感或疲惫的原因,可能和冲突本身无关,而是情绪在捣乱。
乔布斯有句话,我很欣赏:“那些本来只是寻常不过的石头,却经由相互摩擦,互相砥砺,发出些许噪音,才变成美丽光滑的石头。”
所以,如果能客观看待冲突,将它当作一个改变现状的契机,发掘一个WIN-WIN的机遇,甚至改变现有行业运行模式的话,那你无需转型,因为你已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行业。
写在最后
生活,不过是用手里的一些,去换取另一些。但每次双手能拿的,也就那么多。
说到最后,转型与否,并不是决定人生输赢的关键。重要的是,我们能用岁月沉淀的格局,将手里的牌打到最漂亮,不论它原本有多烂。
中年人的内心秩序,早已容不得他人来破坏。所谓输赢,将由我们自己来定义。
希望这个来自日本银座妈妈桑的老故事,能对你的新决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