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很早就看完了,《我们仨》是断断续续家里看一点办公室看一点;再加之前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别的东西耽搁了太多事,明知失败也是要一往无前的,只为那大概是无穷小的希望。
之所以放在一起写下读后感,是因为两本书描述的都是主人公和所爱之人的一生,对于热爱文字和舍不得记忆的人来说记录下情感的点点滴滴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成就感的事,我就是这一类人。
言归正传,《浮生六记》是被名字所吸引才买来,清代沈复所著后由关熙潮翻译成白话文(想我这种知识浅薄的人也是读不懂晦涩的文言文的,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不过书中也将文言文原文附在后篇,或许有些人就是更想还原文字和情感的真实性呢。全书分为四卷,分别是卷一闺房记乐、卷二闲情记趣、卷三坎坷记愁、卷四浪游记快。很少有人能将自己的一生概括的如此精简,说到底沈复的人生痛并快乐着吧。开篇即引用了苏轼的“事如春梦了无痕”——的确,两百多年了,花木不朽,人事已非。十三岁那年便倾心于温柔和顺的芸而后缔结婚约,情定《吃粥记》,从此与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妻子芸开始了漂泊沉浮的生活。他们一起去过很多地方,尤以浪沧亭的时光最为惬意,书中也附了很多精美的插图。尤其是读到滕王阁和梅岭的时候更细心了一些,景观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原来以前它们也是不咋地噢)。自古红颜多薄命,陈芸死于扬州,年仅四十一岁。芸在离世之前还在操劳着自己走后需要为沈复寻个妾以照顾他;人生坎坷何为来哉?清福难享,命途多艰。陈芸离世后,沈复唯剩孤灯一盏,寸心欲碎。四十六岁作《浮生六记》,为了纪念自己,和芸。
《我们仨》太多人熟悉了,杨绛先生回忆自己、钱钟书先生、圆圆头琐碎的生活。语言非常亲和,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深厚的亲情。同事问我,他们俩是怎么相恋的,有什么爱情故事吗?怎知先生以“我们老了”为第一部开篇;可见先生更为在意的不是爱情的轰轰烈烈刻骨铭心还是流芳百世,而是最真实最普通的生活,一件件小事,一点点温情,人生中最珍贵最绵延不绝的爱。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担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印象深刻的是,他继续写他的《管锥编》,我继续翻译《堂吉诃德》。我们不论在多么艰难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因为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让我体味到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是多么可求而不可得的事;先生和钟书一路走来的朋友们及工作上的伙伴都是我们自小耳熟能详的大家,如郑振铎、何其芳等人,当然他们就职的也都是名校学府,清华、北师大等,在现代来说也更加印证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所以我们只能不停地不放松地让自己变得优秀一点,也许境界都会不一样。
钟书每和我分离,必详细地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琐琐碎碎的事——称之为石子。他们有很多石子,包括附录中圆圆头用图画的方式画下爸爸那些平常的瞬间,还有父女之间、夫妻之间的一封封信,石子很多,情感很深。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1997年圆圆头病逝,仅60岁,第二年钟书去世。先生悲痛地认为三人从此就彻底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只剩先生一人独自怀念。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不是的,以前,家在有钟书和圆圆的地方,现在,家在先生心里,装满我们仨回忆的心里;哪里有家人,哪里便是家;哪里有爱,哪里便是家。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总之,学着记录和回忆;学着变优秀;学着在平凡的点滴中感受幸福;学着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