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6年7月11日,20:10-21:40;1.5小时;
阅读书本:《困境赐予我的》,作者:梁晓声;中国青年出版社;P1-P61;
阅读目标:了解知青文学作家梁晓声的思想,了解困境赐予他的是什么?
阅读方法:泛读
阅读感想:
妈妈曾是一位下乡的知青(下乡的地方离原公社车行并不很远,但步行很远,那个年代出行基本都靠双脚走),她很喜欢知青文学。受她的影响,我对知青文学心生好感。但很久以前看过的几本作品已经忘了。那天,路过书店,看到了梁晓声的这本作品,激发了我想更多地了解那个年代的人的思想。
看作者写的序,我很感动!浓浓的真情几令我落泪“可我多愿我表达感激的方式不是小说,不是曾为她和力不能抵的恶青年们打架,而是执手当面地告诉她—大娘……”。从序中可看作者不但有真情,还有将真情表达出来的感动人的文笔,不然他的作品如何感动了那么多的知青读者、观众呢?
梁晓声说他是“那类非常渴望思想交流的知青”,从他的作品中的确感受到了。今天作为预热吧,看了一小部分。感觉若以“了解”为目的,显然是能达到的,但想更进一步以“共鸣”为目的,看来还欠缺了一点。也许是因为作者表达的方式有点过于文艺?也许是因为看书名我以为他会更多的讲他的知青岁月而至少在今天的阅读中还没遇到?
我停笔思索,到底是什么令我觉得开篇的“共鸣”太少?可能是太希望从一本书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了。希望过大。在今天阅读的这些文章中,令我感觉作者似乎太追求精神层面了;而我觉得,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是不能排除物质的需求,物质是底层的基础,然后是精神的需求。或者用“书生”形容梁先生更合适些。
对于前辈,有些妄加评论了。但对于我的阅读感想来说,我不得不“用我手、写我心”。也许明天的阅读会有其他的改观呢?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70-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70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