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锅记·序

留学已经步入第三个年头了,下厨房早已变为日常。从最开始的查菜谱小白,到如今聚会能拿出硬菜的小厨,期间的成长是无数个锅见证的。

对,别笑,就是锅。

留学三年,每年都要新进一口锅。来的第一年买锅,正常;第二年买锅,还行;第三年还买锅,这……

当然,促使我买锅的理由,自然是旧锅不能用了。每口锅刚买回来时,功能是相似的;但不能用的理由,却各有各的不同。

三年下来,自己买的锅、别人给的锅,加起来也有八、九口了。所以,所谓“食锅”,一点也不夸张。

在我眼里,成功“食锅”分为两种。

第一种最简单,就是一口锅用到不能再用了,那么就算是成功的食下了它。它或者是涂层掉了,开始粘锅;或者是在灶上停留太久,底部熏得乌黑已经洗不干净;或者是锅盖残缺、锅柄掉落……当它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寿命终结,被厨房吃得一干二净,这被称为入门级的“食锅”。

第二种是升级版,一口锅用到出神入化,无所不能。你用它爆炒、清蒸、油炸、水煎,它都能把食物烹饪出美味。你把它颠来颠去,刷了又刷,它依然服务到家。哪怕用到最后,漆也掉了、底也熏黑了、柄也松了、盖子也坏了,当你回忆起它时,停留在你脑海中的,依旧是一碟碟、一盘盘美味的菜肴。当它的功效被你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便是升级版的“食锅”。

而这三年里,我用过的煎锅、炒锅、炖锅,虽然还不至于十个手指数不过来,但它们也成功地被我“消化“。抑或简简单单的咽下,抑或轰轰烈烈的吞入。

接下来的“食锅记”系列,我会一一介绍那些在我生活里存在过、又被我吃干抹尽的锅。自然,不仅仅是锅,还有那些静静在锅中流淌的留学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直到大学毕业前夕,小水依然会在梦中见到宇,那段青葱岁月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模糊,相反越来越清晰可见,久久镌刻于心。 ...
    查斯拉图界阅读 3,517评论 2 4
  • 今天,微信里的教育群,一个挺大年龄的,心理老师,发了下面一段话―― “人民日报报道,妈妈为让女儿脱单,国庆小长假列...
    九九弱水三千阅读 5,276评论 3 2
  • ​穿衣七件事 色彩、风格、体型、脸型,时间、地点和场合。 本报告会围绕这七件事,解读你的所有形象密码。 色彩 色彩...
    形象顾问宏伟兄阅读 3,989评论 1 0
  • 你有没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你有没有一直被父母质问“你能不能像人家谁谁一样,好好学习?”你有没有一直被邻家小...
    todaysunshine阅读 1,514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