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构筑合宜的大脑
——2020-2021君子兰班上学期第十一封信
亲爱的大、小君子们:
周末愉快!
周六的清晨,自然醒来,已经是早上5点57分了,偶尔睡个懒觉的感觉真好啊!
在外面跑步结束后,回家打开电脑写信,这是周末要做的第一件正事。小君子们,你呢?是不是已经在与作业奋战,或正打开《水浒》静静读杨志呢?
古人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这个朋友多么慷慨,你捧起她,愿意花时间读她,她便给构建你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创造一个独立富足的精神空间。
1
首先回顾这一周我们一起穿越的课程吧。
这一周的语文课,我们先是温习了《词四首》,从范仲淹到苏轼到辛弃疾到秋瑾,我们看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在诗人内心的传承。《渔家傲·秋思》一改传统词作里的伤春悲秋男女相思等题材,写边塞风景,写戍边将士们的矛盾心理: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范仲淹抓住边塞异于内地的风景,渲染悲凉气氛,暗示紧张的战争局势;抓住细节表现将士们的情感:羌管悠悠霜满地,引人思乡,白发和泪,刻画长时间戍边老将老兵们的沧桑形象。
将士们来到边疆,不就是为了杀敌报国吗?但是离家万里,年岁日久,思乡之情自然弄得像一杯浊酒那样浓。杀敌报国是将士们的目标,但离家万里不免思家,边塞条件艰苦,不免怀念家的温暖。你看,在通向目标的路上,范仲淹也会有矛盾也会有羁绊,但是就如翻译家傅雷所说: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当然思乡啊念家啊并不是卑下的情操,而是正常的心理。希望每一个同学这颗追求学业的心,也不要眼前暂时的“黑暗”所遮蔽!
《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描述了一个热闹壮观的狩猎场面,骑马跑在队伍前面的“老夫”,身上犹有少年狂气。一个狂字,统领全词,狂在何处?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从《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满腔豪情的苏轼。虽然远离京城,但从“倾城随太守”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治理地方上的努力与成就;从“亲射虎,看孙郎”,可以看到苏轼的狂放豪气;从“西北望,射天狼”,可以看到苏轼的报国愿望。作者虽然自称“老夫”,但仍“胸胆尚开张”,任何境遇中都不会丢掉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后来的苏轼,尤其是经历“乌台诗案”,差点被砍头,但他依然能够乐观地唱“也无风雨也无晴”,乐观,分明就是苏轼生命的底色啊。从下周起,我们要开始走近苏轼,开始苏轼晨诵,诵读苏轼的一些诗、词、文。同学们准备好你的晨诵本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个被迫赋闲在家的将军,一个满怀收复失地理想的将军,只能在家里“醉”,只能“挑灯看剑”,只能“梦回吹角连营”,在梦中,分酒分肉点兵打仗,经历紧张激烈的战斗,报效国家,却只能在梦中,现实中只能“白发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眼睁睁看着失地不能收复,这是何等无奈而又悲愤呢。小君子们,我们身处和平时期,愿你们长大后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展宏图,实现自我!
秋瑾的《满江红》,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女侠刚脱离家庭的坚决,知音难觅的痛苦,对前途的担心忧虑。我以前说优秀的女性都是“雌雄同体”的,是说她们既有女性的温柔细腻,又有男性的理性刚强。居里夫人,撒切尔夫人,包括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屠呦呦,大家看是不是都是如此?她们不会用性别为自己画地为牢,去依赖他人和社会,而是走出去,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在自己喜欢的热爱的领域,作出卓越的成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是不是也是我们女孩子的心声呢?
这几天我们也学习了《鱼我所欲也》和《送东阳马生序》。舍生取义,这是在非常极端的情境下的抉择,但人生处处有选择,比如周末回到家,一边是手机电脑网络,一边是作业《水浒》,时间不多,只能非此即彼,你会作何选择?贪婪的人,好东西都想拥有,物质欲望和精神都想要,但很多时候选择是非此即彼的,如果被欲望垄断了心灵,精神就不能得到提升。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其小说《包法利夫人》里有一句名言,估计你也在某些网文里读到过: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包法利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包法利夫人选择了欲望,所以欲望吞噬了她的生命。
读《送东阳马生序》,好像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现身说法,回顾自身求学的“勤且艰”经历,勉励马生珍惜条件,努力学有所成。比说马生那些太学生了,就是现在的我们,与宋濂求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条件相比,也要好太多了,所以,还是在学业之路上勤勉前行吧,每一天,都朝向更好的自己!
2
周日,我们给琪琪和文静送上生日祝福,生日诗是艾青的《盼望》:
盼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起锚,意味着出发。出发,开始,起步,是激动人心的,是快乐的,令人兴奋的,因为前方,是迷人的未知,是遥远的梦想。抛锚意味着结束,意味着已经取得成功,胜利。一件事情结束,取得成功,这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盼望出发”,欣喜地准备一个伟大故事的开始。“盼望到达”,满怀喜悦,努力迎接成功的到来。人生就像经历一个又一个的航程,我们不断出发,也不断抵达,总会有那么几次,你会抵达理想的彼岸,成功的彼岸!
周三,我们为一涵同学送上祝福——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呼喊”,“召唤”,都是梦想在远方发出的声音。听从召唤,向着梦想,哪怕山高路远!“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你当然不会知难而退,你会继续前行,继续歌唱着前行!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再远的路,不停地走,总有一天会抵达终点;再高的山,不停地爬,总有一天会“凌绝顶”,“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一周我们的语文课前继续“《水浒》故事会”。欣萍、志莹、皓翔、佳钰、秀清和烁泫这几位同学精彩演绎武松的故事,从“威震安平寨”,到“醉打蒋门神”,到“大闹飞云浦”,到“血溅鸳鸯楼”,到“夜走蜈蚣岭”,最后到“醉打孔亮”,这几位说书人准备充分,台下的同学提出那么多问题都没有难住他们,可以想象他们不但对故事读透了,读故事背后的人也琢磨透了,厉害了孩子们!
3
回顾了这周的语文课程的脚印,进入这封信的主题:青春期阅读的原则。
还记得上封信的主题吗?上次我们聊的是青春期阅读的意义,大致有五个方面:
1.发现梦想,为一生事业奠基;
2.扩充知识面,有助于学科学习;
3.榜样引领,塑造健全人格;
4.发散思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5.熏陶感染,满足精神审美需求。
大君子们,为孩子选书,指导孩子阅读,有三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
第一,结构合理。在饮食上,我们要求孩子不偏食,不挑食,营养搭配合理。
在阅读上,我们也要帮孩子建立一个合理的阅读结构,构筑合宜的大脑。也就是说,不仅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选择要阅读的书籍,还要兼顾到孩子的学习,读一些能为孩子创建智力背景的书籍,或者叫学习上的第二套大纲图书,还要有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读物,读那些能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的图书,拓宽孩子知识面的科普、人文类书籍阅读等等,把握合适的比例,避免孩子在精神上发育不良。
从我以往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现象看,男孩子往往对科普啊历史啊这两个种类的书比较感兴趣,文学作品和人文类作品读得不多,所以在作文水平上普遍低于女孩;女孩呢,情感细腻,喜欢读小说散文类,对于科普书和人文社科类的不感兴趣,所以写作语言生动优美,但是知识视野不及男孩子宽,以后的理科学习会有困难。大君子们可以就这个话题跟孩子聊聊(不在家的可以选择电话微信交流),了解一下孩子的阅读倾向。我们共同帮助孩子构筑合宜的大脑。
第二,高趣味。远离垃圾图书,远离低级趣味的阅读。中国古代有个词评家叫严羽的,曾说过一句话: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作家冰心也说,不仅要认识到读书好,还要好读书,在书籍的选择方面要读好书,所以,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注重书籍的品质,远离低级趣味的阅读。上周在某同学的课桌里看到一本什么漫画,这说明一些同学没有甄别过这些书是不是好书。在中学生中间,哪些书籍是低级趣味的书籍呢?就我所看到的而言,有玛丽苏小说(很好鉴定,看封面,这类书封面大多是漫画女子,内容就是情爱,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主要问题是三观不正,女孩子中有看这类书的,要学会甄别);有漫画,什么阿衰之类的,字体特别小(对眼睛有害),听说里面有引诱暴力的倾向;还有一些网游玄幻类的小说,没什么文学价值。
第三,大容量。就是要尽可能的丰富,包括数量上的和种类上的丰富。数量上,我倡导海量阅读,尽力弥补小学阶段读书太少的缺憾,我们班级图书馆有那么多好书等着大家用目光吻醒!种类上,建议大家不要只看喜欢的类别,博览群书。
小君子们,抓住这三个原则,你就能借助阅读来帮助构建合宜的大脑!对照一下,在三个原则在你的阅读生活中落实得如何?
有些同学已经错过学前和小学阶段阅读的黄金期和白银期,那么,就抓住初中阶段的阅读青铜期吧!(孩子的阅读敏感期一般是在孩子4岁半到5岁半时候来临,有些孩子会提前,最晚一般也不会超过6岁。如果父母错过了孩子的阅读敏感期,或者说等超过6岁才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可能比较难养成兴趣,所以,在孩子的6岁前被称为阅读黄金期。而早慧孩子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以前开始阅读的。有专家曾经这样分类:0-6岁是阅读的黄金阶段,7-12岁是白银阶段,12岁以上就是青铜阶段了。如果错过了黄金阅读期,还有一次白银阅读期,是指孩子在7-12岁左右时,也有定义为14岁之前是儿童阅读白银期,过了这个时期就变成青铜时代了。)
小君子们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数学还可以考前突击,刷刷题冲一把,但是语文却是刷很多题,可能也没什么作用,所以有老师感叹:得语文者得天下。而得语文者恰恰离不开孩子平时好的阅读习惯。so,小君子们,趁还没上高中,趁微风不燥,及早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吧,通过阅读来构建合宜的大脑!
4
关于阅读的话题,这封信就聊到这里,下周我们聊聊如何读书,如何在家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这封信就到这里了,愿大家享受周末!周五我们找到了5位说书人,他们会在下周为大家讲述杨志的几个故事。下周的“《水浒》故事会”,依然是课前进行,时间要把控好,每次不超过5分钟(可以计时提醒),借助PPT或展台,让讲述更直观些,问题也要书面呈现。上周有同学说原来没有认真读杨志,对情节很陌生。这个周末重新阅读吧,别忘了完成导读题(导读题在QQ群的群文件里)。我和大家一起利用周末,通过阅读,构筑合宜的大脑!
你们的,王老师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