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纠纷,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三方进行调节。自从我做了班主任之后,从原来的专职的教师,经常会因为学生事情成为第三方纠纷调节者。
双方的思想上仅仅抓住某一观点不放,从而导致矛盾纠纷升级,进而导致恶性循环,一发不可收拾。按照心理学原理,我们需要改变某种行为、情绪,可以改变某个人的思想,思想改变了,想通了,那么他的行为也会随着思想的改变而改变。
在本学期末,我们班级发生了一件学生之间的打架事件,本来孩子们的事情,不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确实升级为家长之间的矛盾事情。下面我就简单描述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
一天,我在办公室看书,一个学生急忙跑了上来,和急促的和我说,戴老师,我们班级申同学和陈同学发生了打架事件。申同学用脚把陈同学的脚踢伤了。于是他们第一时间赶往医务室。接着陈同学的家长来到学校,将自己的孩子接到医院进行处理。
经过检查孩子们的伤势不是很严重,但是陈同学的家长非常的生气,因为他的孩子在学校里被其他孩子欺负了,需要对方家长来到学校评理。但是申同学的家长确实不愿意。根据他孩子的反馈,是因为陈同学用语言攻击对方,从而导致学生之间打架事件,申同学的家长非常不愿意,并且也不愿意付医药费。
那么这个时候的我,班主任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我需要调节他们之间的纠纷,让对方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都有错误,都是不对的,都能够舒服的接受对方。
我是这么处理的,陈妈妈你好,我现在非常能够理解你现在的感受,现代社会每个家长就唯一个孩子,你的孩子在学校里被欺负了,你现在肯定非常委屈,但是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想,若是你的孩子,在下课玩耍的过程中,听到一个孩子说一些非常不文明的话语,甚至语言攻击,我们都是人,语言是一把武器,当我们听到一些不好的话语时,我们是非常难受的,特别是现在初中阶段的孩子,控制能特别的差,很可能会出现一些肢体冲突。
于是都又转过身来,面对另外一个家长,说申爸爸你好,我现在也能理解的你感受,你也非常的委屈,对吧。但是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一下问题。我们不考虑原因,若是你的孩子在校期间,被别的孩子欺负了,甚至打伤了,你会是什么感受。每个孩子,都是每个爸爸妈妈的心头肉,当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了,你是不是也很伤心。再说了,在学校里,也是和这个社会一样的,是以结果来判断问题的。你打别人了,就是你的孩子的不对。
上次我们班级也发生了打架事件,其中一个打人的家长,她是怎么做的呢?他知道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了,引起原因,也是和申同学一样,他们将这个孩子的鞋子拿走了,马上上课了,于是对方就找到被拿鞋子的孩子,将他的头打了一个大包。但是打人的家长,就非常理智,非常聪明,他是怎么做的呢?当他知道自己的孩子打对方的时候,她马上从公司里来到学校,迅速的将对方的孩子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由于这个家长非常明事理,他们都考虑到自己的都是有问题,有错误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树立起一个榜样,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是需要承担责任的,既然我们将对方的孩子打伤了,我们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为孩子的教育树立起榜样,我相信这个孩子,将来也是非常有自己的责任心,因为他的母亲就是以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他的孩子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了一些调节技巧,下面是一些调节技巧于大家分享:
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
根据心理学的自利性效应,若是发生某件事情,是一件好事情,比如说集体获奖啊,人们都会将功劳归给自己,若是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比如说办公室的门没关,导致东西被偷,我们会将这个事情的责任推给对方。一样的道理,人与人的纠纷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对方都会将责任推给对方。因此,我们就必须引导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才能够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感情的动物,我们在用语言时,需要引导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进而理解对方。通过这种方式,来赢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这为后续的工作做好了铺垫,比如说医药费的问题,开展起来就比较的方便。
用讲故事形式来引导
在前面工作做好后,当纠纷对方相互能够理解对方时,接下来,我们就要引导对方做出一些行动。那么讲故事的方式,就比较好,在前的案例中,我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对方家长做出一定的行动,并且告诉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孩子们树立起好的榜样,这样的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孩子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需要承担责任。
在对方面前夸奖对方
最后,我们还要加一条,当对方家长,最好后续工作后,我们要表扬对方,特别是要在对方面前来表扬对方,夸对方家长通情达理,夸对方非常有智慧,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通过夸奖对方,让对方大脑产生更多的多巴胺等化学物质,让对方快乐。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比这个更复杂的事情,前面三个调节技巧,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能够在事情发生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让双方都感受到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