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天“寒门再难出贵子”?

临近高考,教育问题变得颇为敏感。前两天,河南一教师的辞职信引发全民争论,且不分谁是谁非。单从辞职信看来,这位差点被举报的老师在陈述事实之余,言辞间充满塞责和嘲讽。实是有失风范。

教育问题的突显是近几年的事,一方面所有学生都面临着严酷的高考,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和教育导向希望学生减负,让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学习。矛盾的集中体现在于老师,一方面学生成绩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另一方面社会和家长的监督让老师施展不开手脚。长此以往,教育行业似乎陷入两难的境地。但是,在公办学校讨不到好处的教育者们,辗转战场向民办学校进发。相比公办学校的高聚光,民办压力小,工资高。家长学生更易沟通,俨然成为了老师们的众望所归。

可民办学校的高昂学费绝非普通民众承受得起。民办教育集中了优秀师资,也渐渐成为了贵族教育。教育的公平性又一次被打破。“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不再是引人眼球的噱头,它成为了中国教育绕不过的绊脚石。这是继农村和城市教育不公平之后的又一大不公平。

几年前,教师的编制渐渐被打破,公办教育人才的流失已不是秘密。其实,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独有,以美国为例,其私立学校集中优秀师资,学生竞争压力极大,但效果也非常明显,私立学校毕业的学生几乎包揽了美国著名高校的全部份额。而公立教育变成了平民教育,公立学校的学生很难突破阶层。前段时间的印度电影《起跑线》也聚焦此类问题。

教育在任何时代,在任何一代人身上都不是闲事,中国古代即把科举制度变成了一项基本国策,“鲤鱼跃龙门”在中国人看来不是神话,而是万千读书人的精神支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不同往昔,古代读书人熟读圣贤书,勤做八股文,便有可能成功。但今天的教育老师和学校的功能被无限放大,但如此,如何确保中国千年来的教育公平显得格外重要。教育不是小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是千秋大业,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舒圣祥 一 一提到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很多人可能会有一种看法,那就是,必须强调公益性,必须是免费的,是普惠的,甚...
    舒圣祥阅读 3,222评论 0 3
  • 公办学校教师因有国家编制,吃的是财政饭,有编制的老师自然心理安稳,如果再晋上了中级、高级职称,更是职业美满,平安无...
    耘心阅读 4,243评论 0 3
  • 我们是发小,是死党,不知从什么时候称呼改叫“闺蜜”了。 有时候想想,“闺蜜”是什么意思?就是闺中密友呗?那就是说还...
    渐渐cc阅读 1,547评论 0 0
  • 因为知乎一个问题:拥有一个可爱女友是什么体验。看了各个回答以后,突然想起热爱生活和认真生活这回事。 一.似乎从小到...
    莉莉Lilith阅读 1,183评论 0 0
  • 12岁开始读红楼,那时的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初中生。 这里说无知,不是为了迎合人们对小孩子的刻板印象而随意书写,亦非...
    汐兜熙卡鲁阅读 1,1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