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宣扬力度日益加强,人们开始不断重视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不光光是老一辈的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守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很多年轻人穿上汉服走在大街上,展示汉服魅力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服饰究竟是什么样的。
以前在我们印象中喝茶的人都是爷爷和父母辈的人,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品茶”是一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但随着各种视频和古装影视剧的宣扬和科普,很多人意识到原来我们的茶文化有那么多讲究。
比如古装电视剧《知否》和《梦华录》里就有很多关于宋朝“点茶”的画面。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从最初的茶园管理和茶叶采摘以及茶的手工制作等等,再到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古代人对喝茶的讲究与重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古代人喝茶到底有多讲究?
有人说中国茶的历史从神农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在战国时期的著作《尔雅》中,就有记述了茶的词句,其中《释木》一篇,便有“槚,苦荼”,而“荼”古音正是cha。
但是关于中国茶史真正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定论,存在的争议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等等。
饮茶之风从西汉时期开始逐渐兴起,比如最有力的佐证就是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只竹笥,在标签牌上写有“槚笥”二字,被证实正是一件盛放茶叶的器具。
另外西汉时期还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正是如今湖南的茶陵。
最初茶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饮品,更多是以其药用效果出现在当时人们的病床旁。
比如在东汉华佗的《食经》中就有“苦茶久食,益意思”的记述,说明了茶的医学价值。
后来民间才开始出现了煎茶的雏形,三国时期魏国人张辑编著的《广雅》中,讲述四川人采摘某种树叶,将老叶子制成饼的形状,再放上浓稠的米浆。
饮用时先用米汤浸泡,再用无焰炭火炙烤,使其烘干变红,之后捣成碎末放入瓷壶,再注入沸水饮用。
也有再加入葱姜、橘子,用来调和树叶的苦涩味。
这种茶和我们现代普遍认知的茶不太一样,如果穿越到那个时代,恐怕我们大多数人都难以下咽,毕竟我们现代人泡茶可没有加那么多“配料”。
在晚唐时期当时的人们发明了一种“点茶法”,就是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然后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快速的搅动,目的是让茶末跟滚水混合。
这种点出来的茶汤,上面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又以泡沫鲜白、久聚不散为最佳。
点茶法能发挥末茶特点,再加上注水时要注意对水流、水量、落水点的掌控,这其中有很多讲究炫技的地方。
到了宋朝“点茶”成为饮茶的主流方式,也就是电视剧《知否》里盛家三位姑娘要学的技艺。
当时祖母还对大娘子说华兰在婆家受到嫂子的歧视无非就是在“点茶”和“插花”这些技艺上,可见当时的东京贵族家眷多少都会这些雅艺。
我们今天就着重说一下宋朝人的茶文化的技法。
宋朝人喝茶特别讲究茶饼,在味道上追求“香甘重滑”,不喜欢茶中原本苦涩的味道,而且以茶色“纯白为上真”。
从选用原料开始,只选取茶叶的茶心,然后用泉水浸渍,再上锅蒸,用小榨榨去水分、大榨榨去茶汁,追求色白味甘。
榨过之后,茶放在盆里仔细研磨,好的茶饼至少要研磨一天以上,等到盆中膏状物匀滑细腻后,然后加入龙脑等香料和上香米熬成的薄粥,一起揉成茶饼。
耗费如此多的精力制作而成的茶饼,内含淀粉,样子好像牛乳,又因掺有香料,口味甘香。
制作好茶饼之后便到了点茶的步骤,开始要将茶饼烤干之后锤碎,再用茶碾细细碾成茶末。
再将茶末倒入筛子的茶罗中,筛取细碎茶末放在茶罐中,以备品饮。
之后将茶盏烤热,这一步是为了避免滚水注入冷的茶盏降温而影响口感。
茶盏烤热后,用长柄小勺茶从茶罐中舀茶末放置于盏中,倒入一点滚水将茶末调匀,长嘴茶壶注水,同时用筷子、长柄勺或者是筅(一种圆形竹刷)快速搅匀。
搅匀之后,再注入更多的水,用来点茶的水也是有讲究的,标准是“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初沸之水。
最后一步就是调茶,须得“先搅动茶膏,渐加击沸,手轻筅重,指绕腕悬”,达到“上下透彻,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然后到茶面上银光翻涌,才算是真正点好了一盏茶。
看完了古人如此多的饮茶步骤,再想起我们现代人喝茶只需要拿个茶包冲泡一遍即可,其实就能知道这个时候的古人饮茶已经不在于饮而是真正的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