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的心理解读】——自恋、自大、自卑、自绥、自欺
玻璃心是一种网络用语,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样易碎,用来形容对方的语言或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也形容人心软,听到或看到别人的伤心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自觉的伤心或流泪。
指很容易就受到打击,内心过于敏感的人。直接的字面意思指内心太脆弱敏感,非常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用来形容对方的言语或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进一步引申意义为,别人不经意的玩笑话或打趣,都能使他受到伤害,胡思乱想。网络上一般都是用这层意思。带有强烈的自恋情节。
A,自恋
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渐渐发现身边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诸如“内向”、“低自尊”或者“敏感”这样的标签,可一旦深入接触,就会发现他们内心其实觉得自己非常“特别”、“重要”。
Jonathan Cheek开发了一套心理自测题,列出了一系列这个人群典型的内心独白,其中包括:
• 我很容易就陷入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忘记了他人的存在
• 我感到自己的气质和大多数人都不同
• 当我走进一间屋子时,我总感觉其他人都看我
• 我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批评伤害
• 我经常觉得别人在针对我
• 当其他人来诉说他们的烦恼,占用我的时间并期望得到我的同情时,我会暗地里感到麻烦
• 我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解读他人的评价
• 我并不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和荣誉
• 我不愿意待在一个团体里,除非我知道里面很多人都欣赏我
如果你发现以上陈述道出了你的心声的话,你可能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这类人:隐秘自恋者。
今天的文章,请自恋但不一定自知的各位捂好玻璃心,系好安全带,因为你对自己的认知可能会自此被颠覆。
说到“自恋”这个词,我们更容易想到的,可能是张扬、强势、自吹自擂的这样一种典型的形象。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自恋者,他们虽然披着内向、羞怯的外衣,丰富的内心戏却完全不输那些高调的自恋者。
“隐秘自恋者”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30年代,《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安静的自恋者”的文章。加州伯克利大学的PaulWink进一步提出,自恋者其实应该分为两种类型:自大暴露狂(Grandiosity-Exhibitonism;也叫显性自恋)和脆弱敏感型(Vulnerability-Sensitivity;也叫隐性自恋)。
来一起看看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Craig Malkin指出,所有的自恋者身上都会表现出三个特点,他将其称为“3个E”。
1. 充分利用(exploitation):自恋者会做一切让自己感觉到“我很特别”的事情。为此,他们会不计后果地利用周遭的资源和人。因此,他们通常也都很会操控他人,只是两者使用的策略可能有一些差别。Malkin认为,越是对追求“我很特别”这件事上瘾的人,自恋程度就越高。
2.特权感(entitlement): 他们都相信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显性自恋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而隐性自恋虽不会如此直白,但却会在行为和言语中体现出一种莫名的“别人/这个世界都欠我”或是“我脆弱所以理应被呵护”的感觉。当自己的特权感受到威胁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强的敌意和攻击性。
3. 共情匮乏(empathy impairments):自恋者并不真的关心他人。如果他们表现出共情,多半是为了营造自己的人设,或者事件本身也与自己的利益挂钩。自恋者本质上是冷漠而自私的。在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中,他们只想谈论自己的事,只关心自己的烦恼和利益。当话题与自己无关时,他们通常会表现得很敷衍,希望主题尽快回到自己身上。
除了两种自恋者的一些共性,自大型自恋和脆弱型自恋者在更多方面是很不一样的。
研究发现,在五大人格测试中,显性自恋者的“外向”(Extraversion)程度很高,而在“神经质”(Neuroticism)和“宜人性”(Agreeableness)这两个维度上得分特别低。外向包括了热情开朗、自信、喜欢和人接触等特点。神经质水平代表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性,以及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 。而宜人性则与社会亲和力,合作能力,以及人际和谐度有关。
显性自恋者其实情绪比较稳定,但社会人际关系很差。而隐性自恋的人则展现出了非常高的神经质水平,但在外向和宜人性上得分很低。隐性自恋者反之,情绪波动很大、敏感易受伤,但他们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也一样会显得不和谐。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都会显得冷酷、有攻击性且多与人不睦。但Miller等人的研究指出,在这一点上,两类自恋者依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内在原因。
他们发现,显性自恋的低宜人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在人际中自大、膨胀的态度,他们喜欢主动发起攻击,贬低或轻视他人,而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自我拔高(self-enhancement)。
但,与隐性自恋的低宜人性最相关的因素,是他们对世界和他人的不信任。由于他们的低调和内向,这类自恋者不仅很少显得自大,甚至可能看起来是谦逊的。而隐性自恋者在人际中的攻击性则主要表现在他们极高的防备心。
由于他们极其敏感,并倾向于过度解读他人的言语和行为,他们很容易认为别人在攻击、针对自己,然后立刻对此作出回应,比如对他人进行反击。这种对他人动机的曲解和妖魔化,是隐性自恋者身上常见的一种敌意归因偏差(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因此,从研究结果上来看,显性和隐性自恋者确实是看起来性格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隐性自恋者时常被拿来和内向、高敏和低自尊人群一起讨论。的确,隐性自恋和这几类人存在一些类似的特质,但他们本质上又是完全不同的。
· 隐性自恋、高敏感和低自尊的“玻璃心”:虽然都对外界的声音和评价敏感,但低自尊和高敏感人群在面对责备、伤害或挫败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伤心和丧气,并倾向于向内归因(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而隐性自恋者却会感到愤怒和怨恨。他们完全无法接受他人说自己任何不好,且倾向于外归因(认为都是别人或环境的问题)。隐性自恋者抱有一种“世界对我不公平”、“我应该被更好地对待”的执念。
·隐性自恋者与真正的内向者:真正的内向者享受内在状态,真心的喜欢独处。而隐性自恋者更像是一种“伪内向”,因为他们其实非常渴望关注,也并不能从独处中获得快乐。
隐性自恋者最大的痛苦,在于他们身上那些显性自恋者所没有的脆弱、纠结和矛盾。
1. 自恋与低自尊,是他们身上分不开的两个面
在针对自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隐性自恋和自尊始终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隐性自恋与低自尊往往是共存的。
所以,脆弱的他们一面无法接纳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另一方面,又隐秘地怀揣着“我其实很独特”的幻想。比如,他们可能一边为自己不讨人喜欢而diss自己,一边又抱着一种“是那些普通人都不能理解我”的自命不凡。但事实上,他们无法像显性自恋那样毫不心虚地自吹自擂,也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没有那样的自信和勇气。
2. 他们在关系中让对方痛苦,也让自己痛苦
一方面,由于隐性自恋者并不像显性自恋者那样容易辨识,所以往往越是亲近的人,才越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冷漠、自私、敏感和充满攻击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隐性自恋者自身的敏感、脆弱,以及无法信任他人的特点,也会给他们自己带来痛苦。
相较之下,显性自恋则要“幸运”许多。纵使他们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但他们自己却安然无事,因为他们在关系中总是安定地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敏感,也不多疑,更不会感受到对方的痛苦。
3. 他们饱受情绪问题的煎熬
前文提到,隐秘自恋者的神经质人格,使得他们的情绪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情绪化,且容易感受到更多的“负面情绪”——焦虑、担忧、害怕、挫败……都是他们的日常体验。Miller等人的研究进一步指出,这些隐秘的自恋者真的更容易被诊断出焦虑症、抑郁症等和情绪有关的心理疾病。
自恋型人格的研究者们表示,隐性自恋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童年。从研究结果上来看,只有隐性自恋与童年虐待和负面教养模式呈现出了显著的相关关系。
隐性自恋的形成,被认为与父母的完美主义和不稳定的教养模式有关。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对他们有极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待。当达到标准时,父母会将他们“捧到天上去”——“我的儿子/女儿果然是最棒的”,并喜欢在外人面前将孩子作为谈资,说一些夸张的话(e.g. “我们家XX,是他们全班最聪明的”)。
而当他们未能满足父母的要求时,就立刻会被贬低得一文不值——“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在这样的教养模式之下,隐性自恋者身上往往的确存在着一些比较出众的、能够为之骄傲的地方。但同时,他们并没有建立起健康的自尊感。他们的经历告诉他们,“缺点”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只有“优点”有存在的价值。
前面提到,隐性自恋者的攻击性更多的源于对世界的不信任。当隐性自恋表现出攻击性的时候,他们不是在为自己争取利益,而是在“保护”自己。即使他们对他人的恶意揣测大都是错误的,但他们依然会如此往复。而这正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一直在避免回到过去熟悉的人际模式中——生怕自己哪一点没有做好,就被质疑、被否定、被攻击的日常。
对于隐性自恋来说,承认自己自恋是困难的。他们往往能够隐约察觉到自己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又特别虚弱,但也通常会压制对自己的自恋的认知,选择不去相信和面对。
但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且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了的话, 我们想将以下几条建议分享给你:
1. 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Raposa, Laws和Ans的研究发现,与没有做出利他举动的志愿者相比,那些被要求向他人释放善意、帮助他人的志愿者在事后表示心情变好了,且这种好心情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此外,针对那些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的实验结果显示,为他人做事尤其有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Roposa等人指出,主动帮助他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并促进催产素和多巴胺的分泌,及时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所以,经常感到焦虑和心情低落的隐性自恋者,如果学着把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分给他人一些,可能反而会变得比较轻松和快乐。
2. 将他人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练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隐秘自恋者难以与他人亲近,表达自己的感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时刻都想表现出一种“我比你厉害/我比你特别”的感觉。一旦在他人面前显露出自己的弱点或脆弱,他们就会有一种“这样我就输了”的感觉。
但事实上,不管是与朋友、伴侣还是家人的关系中,适当地暴露自己的脆弱,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都是建立真正的联结不可少的一部分。放下心中那种“别人都在等我犯错,等着嘲笑我”的预设,练习在下意识地想要率先发起攻击来“保护”自己时,先告诉对方你此时的感受。这样做并不代表你的虚弱,而是在向对方传达:我想努力和你好好相处。
3. 学习真正的、健康的自尊
自尊与自恋的区别在于,自尊是指在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的情况下,依然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而不是靠着没有依据的、空洞的“我很特别”、“我很厉害”来支撑自己。自尊和自信的来源不是优越感,也不是关于自身完美的幻觉,而是从内心肯定自我的价值。
当你真正能够面对并接受,你像每个人一样,有闪闪发光的优点,也有不那么讨喜的缺点,是这些特质共同组成了你。缺点没有让你显得更虚弱,也不会让你成为一个不再值得被爱的人。能如此想,或许才是真正的喜欢自己。
B、自大
这些天在国内旅游期间所发生的一件事,令我觉得非常不舒服,不吐不快。
当时我陪一个朋友在某个国内相当知名的博物馆参观,说实话,随着参观的进程,的确被这里的馆藏数量和质量吓到,不由觉得非常兴奋。再加上同行的朋友对这一块的历史文化恰好极其了解,甚至可说是如数家珍,我俩就守着每一个展台,滔滔不绝地分享着对于展品历史背景的见解。
这头脑风暴的碰撞本来是很开心,也很受用的一个时刻,偏偏此时身后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臭显摆啥啊,懂点文化了不起吗?
也许说话者只是一句腹诽,但他却没能控制好音量,刚好被我们听见。我不想去描述此人的穿着打扮,给人的感受,以免犯了以貌取人或是以偏概全的毛病,但那一刻我的的确确能够感受到内心不断涌出的愤怒:我们哪里显摆了?又不是讲给你听的!
稍许心情平静下来一些后,我又开始琢磨此人说话的动机以及心态,一边分析一边推测,火气立时消了大半,觉得这种心态还蛮常见的,至少我绝不是第一次遇见。甚至让我想起数年前的某个故事片段。
故事的主角一个是我的好朋友小秦,另一个是她在托福班认识的朋友瑶瑶。瑶瑶是外地姑娘,来我们所在的城市学英语,暂时租住在这里。小秦觉得瑶瑶人生地不熟,出于好意就经常带她去市里逛,后来关系更亲密些之后,还会特意带着她去吃一些本地比较有名气的餐厅。
按理说,这些都是一种高情商和良好人际关系处理的体现,小秦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什么问题,而且她本身也是一个习惯于让别人觉得相处舒服的人。
可惜和瑶瑶的相处中,这一切都没有让两人的关系变得更近。某次当小秦带着自己精心烘焙的甜点,去瑶瑶的住处看她时,居然遭到了对方的一阵抱怨:瑶瑶觉得小秦身上充满了来自优渥家庭的优越感,并且在一举一动中都故意体现这种浓浓的优越感,让她觉得很不舒服,也很不愿意被这样的感觉所包围。
实话实说,故事的两位主角的确出身并不相同:小秦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收入不菲的白领,自己也很争气,一路念的都是好学校,刚毕业就收到好几份好offer,最后进了本地一家很不错的外企。因此她平时生活的确可算是衣食无忧,选择的消费品即便不是奢侈大牌,也一直注重品质。更重要的是,她平时和朋友一起花钱时的那种大方,一看就知道是大家闺秀的感觉。
与她相比,瑶瑶的家庭背景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虽然她没有透露过具体的信息,但是从一些生活处事的细节上,都可以感受出她那种本能的拮据,甚至是……一种小气。
而小秦显然并不是一个不懂事的姑娘,恰恰是能够理解瑶瑶的苦衷,所以她才会格外注意这些经济上的帮助,尽量自己多买单,出行打车、买个奶茶这些小事上,也都是她主动刷支付。没想到,就是这样的大方,还给了对方“优越感爆棚”的吐槽点。
觉得自己的好心被这样理解,小秦自然也很气愤,然而在之后的对话中,小秦才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对方的不满之处:比如瑶瑶一直觉得,小秦是故意去那些高档的商场,吃饭也故意去选择那些消费水准高的餐厅,而瑶瑶却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到达那个消费档次。此外,虽然大都是小秦来买单,但是这更加助长了内心中的不平衡感。
平心而论,小秦平时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她完全没有任何故意抬高自己,或者炫耀给别人看的想法。相反,她一直觉得自己能够努力工作挣钱,就是因为有对更好品质生活的向往。而瑶瑶之所以会这样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在双方交往中的低态势中,一直处于自卑的心理状态中。
说实话,我觉得自卑不是什么问题,正常人都会在不对等的接触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差距,由此而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自卑感。但是,因为这种自卑的情绪影响,不去想着怎样去让自己提升到对方的水平,而是觉得别人做什么都是带着炫耀,那就是一种可笑的心态了。
讲真,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在你面前炫耀,而是你自己太弱了而已。
类似的例子还真不少,以前妹上班时有俩个同事,其中一个每次都看不顺眼另外一个,究其原因,就因为那位同事每次说话时,都喜欢带几个英文词。于是久而久之,就惹得这一位极其不满,经常背地里非议:就他懂英文?一看就是个崇洋媚外的货。
而事实上,经常冒英文词的那个同事,早年曾经在英国念过本科,很多专业性的词汇,第一时间反应的都是英文,有些词的确英文表达更准确一些,毕竟这些词原本就是老外发明出来的概念。
但是到了那位同事那里,一切就变了味,因为他自己毕业后英文早就丢一边去了,听见有人说英语,就深深觉得受到了刺激,内心里其实还是为自己匮乏的词汇量,和低下的英文水准而自卑。
这真正是一个颇为常见的现象,瑶瑶对于小秦那种,推而广之甚至可以被视为仇富的根源之一:彼此的经济状况差距很大,生活水准也有明显区别,导致低收入那一方觉得对方就是炫富,做什么都是赤裸裸地晒。
更奇葩一点的我也遇到过,拿起手机看到别人发朋友圈,就开始止不住地数落:人家晒各种海外美食,他只能天天蹭苍蝇馆子;人家冬天滑雪夏天潜水,他一年到头只能靠打麻将赌点小钱当消遣;看到人家晒新车晒新房,那就更不得了了,搞得好像全世界都辜负了他一样……
但是,当兄弟你急着仇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人家打拼的辛苦?光知道眼红人家老刘娶个美若天仙的奶茶妹妹,想过人家骑着自行车盯着炎炎烈日发传单的艰辛吗?光知道盯着杰克马的百亿身家怪上天不公,有本事你也像他一样给人当秘书,干搬运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啊?
明明是自己弱小,不想着让自己变强,却只能眼红别人,觉得是别人故意晒,觉得不公平?抱歉,这世界上还真没那么多不公平,也真没那么多高调爱骚包的人。
至于前文说的那类人,就是另外一类人了,他们或许不炫富,但是他们天生就对知识有抗拒,看到有知识有品位的人,就自惭形秽,觉得自己是个没文化的盲流,觉得别人都在炫耀知识底蕴。说实话,我遇到那些各种领域内的大神,也会由衷地钦佩对方好厉害,觉得自己八辈子也赶不上,但我想的还是怎样从他们那里汲取到宝贵的知识财富,而不是避而远之,甚至恶语相向,来一句酸话:你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多读了几本书嘛!
这种风气推而广之,也有一个类似于“炫富”的词,过去还文雅些,叫“装大尾巴狼”,后来更简单粗暴了,直接叫做“装逼”。
相信那个在博物馆里撞见的人,大约就是个抱着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心态,既不会好好对展品做功课,了解那些背景,更不会参观之后,觉得自己收获颇丰,于是遇见别人讨论得热烈,就冒出“有啥了不起,都是装逼,走火入魔”的自卑想法。
在网络上这样的故事往往更常见,某个网友对于某个事件见解很深,花了很大功夫写了一篇透彻分析前因后果的文章,为了严谨性又引经据典,还特意查了不少深奥的学术论文。放到另一位网友眼里:这写的都是嘛玩意?我每个字都认识但为啥一个字都看不懂?于是忿忿不平地留言:装逼犯!
得了吧,就不能老老实实正视自己的弱小吗?就不能想办法改变那种差距吗?
其实,遇到自己出现这样的情绪时,不妨换一种心态,在清醒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并且努力去缩小这种差距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感觉也完全不同了:之前觉得别人是炫耀,但自己强大之后,就会慢慢认可别人的成功之处,发现别人究竟厉害在哪,于是懂得了欣赏。
试想,高手之间的惺惺相惜,不都是这么来的吗?毕竟,只有强者才会懂得欣赏,弱者的眼里,处处都是装逼或走火入魔。
C、自卑
“他说,那些所谓出色的成绩,都是被迫拼命的结果,自己感受不到多少乐趣。童年时,父母为工作出差奔波,自己总是不断搬家换学校。他觉得自己没有稳定安全感,也没有被人重视的感觉。就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强迫自己努力和出色,却没有多少真正的愉悦。
(1)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学习成绩挺不错的,算是班上的佼佼者吧。他考上了我市最好的高中,高考后上了985高校,大学毕业后顺利出国。
可是,一次偶然的交流中,他告诉我,他一直很自卑。
他说,中学的时候,他的自卑是因为没有朋友。他不是本地人,小学是外市上的,和同学交流多了层隔阂。看到别人能交很多朋友,都在很愉快的玩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的学习。
大学的时候,他的自卑是因为谈吐和见识。舍友们来自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但是都比他见多识广、活跃外向。在他们面前,他很不习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在图书馆背GRE。
出国以后,他的自卑感更是无处不在。别人的学术能力,别人的人际社交,甚至别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让他有不可承受之重。独在异乡的孤独感,缠绕不去的自卑感,让他几乎困在了实验室。
我很诧异,你是我们班最优秀的了,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出色,非要觉得比不上别人呢。
他说,那些所谓出色的成绩,都是被迫拼命的结果,自己感受不到多少乐趣。童年时,父母为工作出差奔波,自己总是不断搬家换学校。他觉得自己没有稳定安全感,也没有被人重视的感觉。就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强迫自己努力和出色,却没有多少真正的愉悦。
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他也没有接纳真正的自己。这意味着,他总是在按照别人的标准,为别人的期望而疲于奔命。内心的痛和伤,被塞到了边缘角落。他只忙碌地看着别人,却不能低下头看自己。
他习惯性地吃力追赶,却无力寻找本来的自己。
(2)
关于自卑,阿德勒写过一本书《超越自卑》。
阿德勒眼中的自卑,来自人应付问题时的无力感。人无法恰当地解决问题时,会产生紧张和不甘的情绪,由此会产生追求优越感的补偿。但追求补偿感的方向,并非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追求优越感的动作,朝向背离问题的方向。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被遮掩起来或放弃不谈。他们竭力避免失败,却没有真正地追求成功。
阿德勒所谓的优越目标,包括道德、金钱或坚强。在他看来,这些都仅仅是一种防御和补偿。它们都来源于自身的无力感。为了弥补无力感,我们借助道德来彰显自己,我们借助金钱来炫耀自己,我们借助坚强来强化自己。只是这一些不过是包装掩饰,把真正无力的包裹起来,成为无人能触碰的。这也意味的,它被过度地尘封了。
这些尘封的情感,让我们无力和孤立。要想打破这种禁锢,我们要建立真正的自尊。
自尊是一种积极和真实的自我评价,来源于人们的主动目标和价值期待。美国心理学先驱威廉詹姆斯说过,自尊就代表成功除以伪装。伪装意味着自我防卫。我们的成功越高,我们的自尊越高;我们的伪装越高,我们的自尊反而越低。如何消除自我防卫的伪装,意味着树立真正的核心信念。
我们自尊的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密切相关。在早期儿童中的自尊并没有太大差异。年幼的孩子,都容易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当然,他们也没有真正的长期目标。6-8岁是孩子初步接受学校教育的时期,学习任务让孩子可以相互比较,评估自己的成绩。一些孩子也由此形成较强的成就动机。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能动性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他们也开始产生了自尊的概念。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6-8岁属于学龄期。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是勤奋和自卑。孩子初步产生了目标意识,开始尝试主动做些事情。他们也开始评价自己的行为。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对未来的生活和任务充满信心。如果目标没达到,他们会有自卑感。埃里克森说,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心理学家发现,拥有自尊的孩子,有更强的能动性。他们可以更主动的追寻目标,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期待。同时,他们也更愿意照顾自己的感受,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
(3)
提升我们的自尊,意味着改善自我概念,形成一个更积极、接纳的自我,这意味着你要做到以下方面。
a、识别内在的批评,挑战内在的批评。
你需要寻找内在的批评声音。它们可能直接觉察,也可能在意识深处。当你做错事情时,内在声音会涌现,批评和讥讽你。你会产生负面情绪,也很容易放弃退缩。
这时,你内心的理性要站起来,识别内在的批评,试着把它关掉。你需要确定批评声音的目的,它们可能让你避免面对某个情景,或者让你降低某种负面情绪。你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批评声音的真实性,查看它是否有确实证据,还是自我的扭曲和夸大。如果是不必要的自我放大,你可以温和而坚定地推开情绪,让情绪不必过度地纠缠自己。
b、全面地评价自己,接纳本真的自己。
生命是千姿百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在外表、关系、工作、体育、学业方面。在这些方面,我们可能有自己的优势,也可能有自己的薄弱方面。你需要把他们列出来,更好地端详审视自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特点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需要通过主观负面的情绪来评价判断。
如何面对自己的劣势,首先考虑它是否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学业劣势可以通过努力,身体疾病可以通过医学治疗。如果确实是无法改变的缺陷,比如外貌残疾、家庭悲剧,试着克服内在的批评,接受环境的因素,但不必归责于自己。这时可以采用正念的方法,让你学会静观、接纳和承诺。
c、做到改善和接纳的平衡。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更漂亮,更有能力,更受欢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追寻更好的自己,不等于拒绝曾经的样子。让自己永远在追逐前方,而把真实的感受抛在脑后,这只能让自己陷入慌乱无措的窘境。
心理学家Deci和Ryan指出,有两种自尊,一种是有条件的自尊,一种是真实的自尊。有条件的自尊,代表对自己有条件的爱。而真实的自尊是真正的自我接纳。它会更真切、更稳固、更安全。它意味着接纳自己的本真,意味着我们一方面真正地呵护自己,另一方面也会努力地改善自己。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平衡包容的自我,既可以体会自己的感觉,保持生活的热情,又能理性地看待自己,有效地解决问题。
克服自卑,提升自尊,意味发展真正的自我。那个自我不是外部标准塑造的冰冷雕像,它是温暖的、柔软的,充满韧性和色彩。你可以俯下身来,去亲近那个更本真的你,去感受那份自在的轻松和美好。
D,自馁
关于失败的教育,可能是贯穿所有国人一生的。从小学开始,我们就一直被灌输了各种关于失败的道理,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胜不骄败不馁”之类的名言可能每个国人都谙熟于心。然而如今的我常常想,之所以我们会那么强调这一点,恰恰在于越长大我们越会发现,失败有多么可怕。
换言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失败所意味着的代价,可能是成倍的增长的。年少时我们的失败,无非是一次考试考砸了,一次随堂小测验没有满分,甚至仅仅是一个手工模型没有做成功。
而成年人的失败,就远不止于此了。
一次重要的考试失败,可能意味着出国的计划要推迟至少半年,可能意味着某个职称评定泡汤了;一次工作上的任务完成失败,轻则遭到领导的冷落,重则直接失去饭碗;更不用说一次约会发挥失败,可能整个人生的婚恋轨迹都要拖后几年……
相比少年时代的无足轻重,成年时期的失败,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都完全不为过。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各种事务是相互关联起来的,生活就如同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主体,每一个细节的成功与否都影响到其他环节: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失误会导致工作的不顺利,工作的不顺利会影响到作息的不规律,作息紊乱化又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长期亚健康的状态更是会导致失误变得更加频繁……
这如同恶性循环一般的经历,恰恰构成了很多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此时的我们,再也不想幼年时有着父母的遮蔽和保护,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必须亲自来为自己犯下的每一个错误承担责任。
所以,越长大,失败所要付出的代价越大,所以我们会更加畏惧失败,变得谨小慎微,唯恐自己一个不小心,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据我所知,这种对失败的担忧,是导致很多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一大原因。
曾经的来访者小超,就长期被这样的负面情绪所笼罩。小超自称以前不太懂事,读书的时候一直不刻苦,后来勉强读了个大专,毕业之后留在家乡一个小县城里做销售。怎么说呢,凑合过日子也还行,但是说要有什么上升通道,就很难说了。
这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令小超觉得很受触动,对他造成的影响很大。
大概是15年左右,小超在参加同学会时,发现以前念大专时的好几个同学都在一线城市混,而且都混出了名堂,其中一个还是当年跟他一起玩得挺久的哥们,毕业后去培训了编程之后改行做了程序员,后来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前端,如今已经做到小领导的位置了。小超好奇问了问人家的收入,竟然一个月是他的近十倍……
用小超的原话说,知道这些老同学的现状对他的影响之大,让他明白自己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活了,哪怕后来他们朋友圈的一举一动,都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
那天之后,小超也一直想要离开自己生活了许多年的小县城,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为此,他还请了几天假,特意买了张火车票去北京,去了解下那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他还问了那几个同学,转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应该避免哪些雷区。
后来,小超还来问过我从一窍不通转行学编程的可行性,我当时说其实只要你先入了门,后面边干边学,就算没有基础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那时我真的以为,小超可能会借鉴他同学的例子,去一线城市做个码农,再慢慢寻找扎根的机会,过上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我完全没有料到的是,一年之后再遇到小超,发现他还是待在原来的家乡,只不过换了份工作,换汤不换药地还是做着很底层的工作。
于是我问他,为什么兜兜转转了一圈,最后还是选择留在这里?他说,其实当时产生去大城市闯荡的想法之后,每一天他都过得不踏实,不安心。归根结底,他害怕这个决定对他生活的改变太大,他担心失败,一旦失败了,他很难再心安理得地回到家乡。
而且他还给我算了一笔账,一旦做出这个决定,他首先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一笔钱:上培训课要花钱,在大城市租房子要花钱,找猎头找工作又要花钱,衣食住行这些生活成本更是这里的几倍。这些钱能不能拿出来?真要拿也能,算是这些年来工作的积蓄,本来是要攒着在县城买房的。所以,如果自己没有闯出点名堂,他这些钱都会血本无归。
听到他的这些话,说实话我很能理解,我无权评价小超的生活,但我能看出他仍然在犹豫和彷徨。显然他也知道,这样的决定会让他永远无法像那几个朋友那样,过上自己打拼出来的人生。
往大里说,或许无数像他这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如何选择的年轻人,都曾经面对着同样的处境:想上前进一步,各种失败的可能会吓得他畏缩不前,甚至退回原来的地方;想留在原地,又觉得不甘心,不想就这样平淡地过一辈子。
往小处说,在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某个小到甚至不起眼的片段,因为顾虑失败,就草草选择放弃。就好比去菜市场买肉,回家发现缺了点斤两,我有很大可能会因为顾虑自己维权失败,要不回被宰的那些钱,而选择算了,就当吃个闷亏。
因此正如前文所说,任何畏惧失败的想法,都是人之常情。在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否成功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假意地安慰自己:万一失败了,我会失去多少多少东西,我就一无所有了……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珍惜眼前这简单而平凡的生活,就好了。
但是有一个事实是:很多后来非常成功的人,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中,都曾经遭遇过那种巨大的失败,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然而这些失败却并没有击溃他们,反而成为了他们功成名就之际,觉得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在我看来,即便我们不谈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大道理,即便失败本身会带来巨大的代价,但是能够在这种痛苦的失败中,依然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的勇气,才是失败给予人最大的财富。一帆风顺的人,是永远得不到这样的经验的,唯有失败这位老师,才能教好这一课。
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就是这样的例子,出道时因为外貌不佳,被各种电视塔拒绝,好不容易拿到一份工作,又被上司批评主持的风格太过于情绪化,不懂得照顾观众的感受,于是没干多久就惨遭解雇了。
换作其他人,可能这样的失败只会让人知难而退,选择去走其他的路。但奥普拉却从坦然面对这一切,这些令人沮丧的经历,令她成为一个坚强的女人,也从中了解到各种人性,这些都有助于她后来的成功。
这就好比一支球队,如果一直打那些很轻松的比赛,战胜各种对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忘却失败的滋味,这时候一旦遭遇强大的对手,陷入了困境中,他们就会很难找到逆袭获胜的机会。因为他们太顺利了,太缺乏从失败中崛起的经验了。
所以小超那样惧怕失败,宁愿过着不犯什么大错误的平静生活,就如同一支永远只会欺负鱼腩的球队,他缺乏真正考验所带来的历练,也缺乏面对失败的准备。这样的人生看似平静而稳定,但是一旦遭遇什么大的困境,就会给人致命的打击。
所以面对可能的失败,我们应该在战略上蔑视它,不要过于担心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激励出全部的勇气,拼尽全力去挑战它。只有这样,才不会在自己年老时,为自己那个碌碌无为的人生而后悔。
无论实现一个小目标,还是追寻人生的梦想,想要逃避失败,显然是毫无可能的。不要害怕犯错的同时,去做最好的准备,我相信,凡是有这样的心态和行动的人,一定可以成功。
E,自欺
成为一个盲人,是理查德·特纳的宿命。 对他来说,失去视力意味着失去独立。他只能依赖别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对他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他说,“已经拥了我所拥有的,无法接受拥有更少的东西,即使失去会持续到来。” 面对持续的失去,特纳需要掌控什么。他选择的是他一生的爱好——纸牌。
(1)
耀眼的阳光下,他拿起了放大镜,对准火辣辣的太阳。
他试图灼伤自己的眼睛,那双日益陷入黑暗的眼睛。
刚开始时,他的视界有一团模糊。那是他9岁的时候。模糊的面积慢慢扩大,随后出现了一个黑洞。他被确诊患了“黄斑营养不良症”。
黑洞的面积日益扩大,直到他三十岁的时候,笼罩了他的整个世界。
成为一个盲人,是理查德·特纳的宿命。
在他成为盲人之前,他从来没有见过盲人,也从没想过成为盲人。
这一刻的来临,让他无法忍受。
对他来说,失去视力意味着失去独立。他只能依赖别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对他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他说,“已经拥了我所拥有的,无法接受拥有更少的东西,即使失去会持续到来。”
面对持续的失去,特纳需要掌控什么。他选择的是他一生的爱好——纸牌。
儿时看老西部片《独行侠》,激发了他对纸牌的兴趣。在主人公独行侠玩纸牌游戏,电视机旁的理查德·特纳全神贯注身临其境。
成年投身纸牌工作后,他每天花16小时练习纸牌。这听着不可思议。实际上,纸牌永远不离开他的手。无论健身走路还是吃饭,他的手上一直握着牌。甚至在早晨睁眼前,他的纸牌练习就开始了。
于是,他练成出神入化的牌技。他可以用单手切牌,并轻松分成等份的牌堆。经过他的手,无论如何洗牌,排序都不会乱。
这让人惊叹他是魔术师。他不认为自己是魔术师,而是“纸牌机械师”。他可以控制纸牌游戏的结果,像操纵机械一样精确。
正常人无法做到的事,他一个盲人竟然做到了。
(2)
然而,即使是他名扬四海,他的内心依然有隐痛。
那就是盲人的称谓。他不喜欢障碍这个词,也厌恶“盲人”这个词。
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因为那会让自己尴尬和被同情。
这是一种耻辱感。他不能做到别人能做到的。这种落差让他感到自己的缺陷。
这种耻辱感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时候。
他的同学会捉弄他,问他眼前有几根手指,甚至朝他竖中指。他感到愤怒和屈辱,又更加厌恶自己。
即使妈妈也会让他受伤。有一次,他试图读一本大字印刷书。妈妈说:“你一定要把书靠着眼睛那么近么?”
这些话深深灼伤了他。他觉得自己在别人眼里一无是处。他说,自己诅咒着一切包括上帝,拖着伤痕累累的灵魂哭泣。受伤和反抗在他的灵魂中蔓延激化。
在失去视觉的过程中,他比旁人更努力地挣扎。
年轻的时候,他做了很多疯狂的事情:高速公路上,他飞速开着越野摩托车;在悬崖上,他努力攀登甚至翻滚跳跃;他还加入了空手道班,拼命拿下黑带。
他不想被区别对待。他让自己变成永动机,永远不停止运动。
有时,为了排除应对问题时的无力感,他会过度地追求掌控感,去表现出自己比别人的优越。比如,喜欢去冒险,喜欢去炫耀,显得过于好胜。
但这些表现掌控感的措施,往往只是一种补偿和防御,并不能真正解决甚至触及问题。
特纳努力证明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去避免让自己感到身体是有缺陷的。
他的内心有一个命令。那是一个禁止信息:不准像一个盲人!
日常生活中,他拒绝使用盲杖和导盲犬。有人建议他要学盲文,他说,我才不学盲文,那是盲人学的。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盲人,也强迫式地去证明自己能力。
视盲是一种缺陷,他不愿意承认的缺陷。这种缺陷让他严重焦虑。他想通过不断运动回避焦虑,但是疲惫的他并没有远离焦虑。
问题的石块被踢到一边,却越积越多成了土丘,以后甚至可能成为大山。
(3)
儿子曾经是他最重要的“拐杖”,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然而,儿子要去上大学了。离开朝夕相处的儿子,坚强的他也开始变得虚弱。
他不得不面对真实的自己,去更好地看待盲人的现实。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是一张心灵的地图。在这张地图的指引下,我们确定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否认现实,地图就会错漏百出,我们也会迷失方向。
特纳就处在这个状态,对于生活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她的妹妹给了他启示。
同样是盲人,他的妹妹过着另一种生活。
在特纳得病一年后,他的妹妹也失去了视力。但是和他相比,妹妹很快接受了盲人的现实。她主动使用盲杖,使用导盲犬。
她的妹妹说,她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自由。
她也很快乐,感觉生活中的自己很出色。她还是小镇的土地规划师。
妹妹说,承认自己失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
这恰恰是特纳所缺乏的,一种正视自己的态度,去接纳自己的现实。
接纳并不意味着完全顺从现实,而是让你先去面对和直视现实。它会让我们更好地看待现实的限制,去思考自己改变和前进的可能方向。
相反,如果你拒绝接纳,刻意对抗现实。你会和自己痛苦的情绪纠缠在一起,生活在羞愧、愤怒、悲伤和苦涩中。
正如他的妻子告诉他,“你永远不能克服你无法面对的事情。”
他的儿子告诉他,他确实把一个螺丝拧歪了。无论他怎么想去纠正,他还是把螺丝拧得更歪了。
很多时候,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是固执和纠缠,而是先退一步,更好看待和处理问题。
在妹妹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用导盲犬,试着像盲人一样生活,也开始了和自己和解的旅程。
他所学到的是,接受自己的弱点,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们都有弱点,当我们接受的时候,你就会在世界上游刃有余。
自我接纳的他,也变得更加自信了。他告诉失明的女孩,你可能失明或视力缺损,但你依旧走向这个世界。
(5)
牌如人生,人生入牌。
人生可能拿到好牌,可能拿到坏牌,甚至看不到自己的牌。
但真正的牌技,是把握好手上的牌。
不和自己手中的牌较劲,不因为自己的牌而沮丧,你会发现自己有最精彩的人生牌局。
丁俊贵
2018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