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的罗胖最近说,清华大学的宁向东老师,给管理学下了一个新定义,他觉得精妙无比。
宁老师是怎么说的呢?
任何人,任何团队,任何组织,都有一个自然倾向,就是形成一个既定之局——各个因素都是确定的,信息是明确的,高度规范化、结构化的局面。在这个局里面,大家都很舒服,很有安全感。它只有一个缺陷——没有创造力,没有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所以很多新事都干不成,这叫既定之局。
他说:管理学的目的,不是管理一家公司,管理学的目的是让你有能力“破局而出”。
看到这里,我立刻想到自己就职的学校,一位女校长,她的管理方式,就体现了管理学的精髓。
我们这位李校长,清脆的嗓音,婉转的语气,说话带笑,温文尔雅。
可她上任烧的三把火,可把我们烤得屁股坐不住了。
首先,是教师例会。以往,前任校长在上面说,我们在下面说。校长在上面大讲,我们在下面小讲。实在压不住阵了,校长就会停下来,无可奈何地感叹:如果你们在课堂上讲课,学生也这样在下面开小会,你们心里怎么想?
到了晚饭时分,会议未完,老师们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搞得校长简直没脾气。
李校长来了以后,规定:例会时,不能铃声扰民,不能交头接耳。用记录本记下会议精神,人人下笔如飞做笔记,哪里还有时间唠闲嗑?如果某人手机一不小心吱了声,全体侧目。
中层干部开会时,若有迟到者,给大家发红包。钱虽不多,然而效果颇好,没人再迟到了。
最有智慧的当属“经纬管理小组”的设立。每个年级组形成自然的“经纬小组”,考核目标都以全组为一个整体。
所有的任务,职责,不再看你一个人完成的怎么样,而是看全组的综合水平。你一个人就是十项全能冠军,所在的“经纬小组”,若有其他人拖了后腿,整体分数或等次还是上不去。
你说这不就是古代的“连坐”制度吗?一人有误,十家牵连。现在换了个马甲,改称“经纬小组”。可无论如何,就是管用啊。
想当年,我就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苟全于乱世。在人潮拥挤的地方,腾出一块地儿,看看闲书,出门旅个小游,名利于我何有哉?
除了迫不得已的讲课活动,教学技能大赛,基本功大比武,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参加外,其余的能躲则躲,能让则让,能不抛头,绝不露面。什么写论文参赛拿奖啊,什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啊,什么力争综合指数排名靠前啊,通通不屑一顾。
反正我又不想当个教育家,又不想当“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牺牲品,也不想当“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者。我只想上好每一节课,无愧于心而已。
后来,“经纬小组”一成立,我这份“闲了流年,闲了琴弦”的小资作风,被刮到了太平洋,扔进大海深处,不敢打捞。
是啊,我倒是不想写这些刺毛的评课表,反思笔记,可是“经纬”同仁们能饶了我吧?我想任性地不备课,照样妙趣横生地在学生面前横侃,可是不带教案进教室,拉了“经纬小组”的总分,我好意思吗?
这些都是和等次挂钩,从而以奖励的名义,按金钱的多寡,发放到“经纬小组”。至于组内成员,你们怎么花,是吃,是玩,是分,悉听尊便。
我就是有“视金钱如粪土”的决心,可我有阻挡别人“取之有道”的能力吗?再说了,一不小心,被通报批评了,老脸往哪里搁?
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养成,新的“局面”形成了。李校长的规矩,人人遵守践行。一切都运转顺利,大家适应了“局面”,舒服多了,安全感增强。
下面,李校该出手破局了。
经过集思广益,学校推出年级特色活动,来调动各个年级组的积极性,同时也形成学校的品牌ID。
一年级小朋友,玩的是“劳动技能大赛”。选一个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发动家长们把桌子搬到操场,拼成一张大桌。小朋友们把书包,书本,校服,被子放上面,要表演穿衣,整理书包,系鞋带,带红领巾,叠被子。另一波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表演水果拼盘,还有最后一波小朋友表演剥豆豆。
二年级小朋友,玩的“养蚕小达人”。每天你就看着娃们,进出校门时,怀里都抱个鞋盒子,里面住着蚕宝宝。上课下课,一天到晚,把蚕宝宝当成宠物似得,时刻惦记。带动校门口的桑叶生意,十分火爆。从蚕宝宝孵化出来那天,到吐丝结茧,化蛹为蛾,写的日记,拍的照片,到最后用蚕茧做成的工艺品,都要展览评奖咧。
三年级小朋友,玩的是“秋养菊”。照料一盆小苗慢慢长大,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季节,操场上争奇斗艳,全校师生围观品评。同时有关菊的摄影,书法,工艺作品,一并展出。
四年级小朋友,玩的是“童梦置换”。城里娃到乡下学校体验生活,村里娃到城里家庭见见世面。
五年级小朋友,玩的是“学雷锋”。经常在社区打扫街道,上街帮助行人文明过街。等等。
六年级大朋友,每年的“毕业献礼”,老嗨了。有一届搞cosplay走秀,把大家雷得刻骨铭心。有一届“盒子世界”,创意无限的纸盒子混搭拼接,各种造型,也是耗费不少脑细胞咧。被电视报纸作为特色报道的“文化庙会”,是六年级“毕业献礼”的一大创新。
操场设置30余个场馆(店铺),场馆呈现的是学生间的展示交流,主要有琴棋书画、体育舞蹈、游戏杂耍等类别;店铺呈现的是物品的交易买卖,主要有自制小吃、文具玩具、书籍等类别。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竞选馆主(店主),然后招兵买马,形成团队。每个团队有如下分工:店面设计(店名广告)、迎宾解说、保安、评委等。
参观的是六年级以下的学弟学妹们,他们去逛庙会,到各个场馆学习才艺,挣“奖券”。然后,拿着“奖券”到店铺兑换小吃,文具,书籍。
这样的庙会,是大孩小孩一起欢腾的盛宴。承办活动的大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力,协作力,通通得到锻炼。逛庙会的小孩子们,在逛吃逛吃的happy中,也收获满怀的体验和小小才艺。火热的场面,比火红的庙会红棚子,还要红火。
李校长和她的团队,布的一个个局,就像落在水面上的雨点,不停地跳跃,不停地搅动,让这一池春水,总是荡漾着阳光的鳞片。那些被这光芒吸引的眼睛,带着慕名而来的谦虚,一波又一波地前来取经,考察。而我们,却又不知翻了多少新篇了。
一位朋友,前些日子,当上了学校的中层干部,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向我讨些点子:怎么把气氛搞得热火朝天,校园里生机勃勃?我把这些布局之套路,破局之秘籍,告诉了她,她深以为然,笑眯眯地揣走了。
所以,作此文,以帮助那些还有类似需求的人。同时,也是自己读的书在实际生活中的验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