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章献明肃太后是成都华阳人。她年轻的时候跟着父亲来到了玉泉寺。玉泉寺里有一个老人家精于面相,对她的父亲说:“您将来会成为贵人。”这老人见到太后以后,惊叹道:“您之所以能够成为贵人都是因为你这个女儿。”他还说:“偏远之地不是久留之地,怎么不去京师发展呢?”太后的父亲表示家里太穷,无力远游。这老者就送给他百两白银以为资助。
太后一家来到京城后,当时还是开封府尹的宋真宗通过张耆将太后迎入王府。
皇帝继位以后,太后被封为才人,后来又被封为宸妃,再后来就被封为皇后,权势天下。
宋仁宗继位以后,太后就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
此时,当年给太后面相的那个老者已经移居长芦寺。太后屡次派人要召见他都被他拒绝了。太后派人询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一个出家人没有什么要求。不过玉泉寺缺少僧堂,长芦寺没有山门。希望您看着给办一下。”
太后立刻拿出私房钱修建两个寺庙,在长芦寺前的河里修建临江门。刚修建好了以后就被蛟龙毁坏。但是太后就是要修建山门,于是用万金生铁浇筑地基,终于修建成功了。因为蛟龙害怕铁骑。
现在的《玉泉寺僧堂梁记》中记载这里是太后修建的。
02
原文
章献明肃太后,成都华阳人。少随父下峡至玉泉寺,有长老者善相人,谓其父曰:“君,贵人也。”及见后,则大惊曰:“君之贵以此女也。”又曰:“远方不足留,盍游京师乎?”父以贫为辞,长老者赠以中金百两。
后之家至京师,真宗判南衙,因张耆纳后宫中。
帝即位,为才人,进宸妃,至正位宫闱,声势动天下。
仁宗即位,以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玉泉长老者,已居长芦矣。后屡召不至,遣使就问所须,则曰:“道人无所须也。玉泉寺无僧堂,长芦寺无山门,后其念之。”
后以本阁服用物下两寺为钱,以建长芦寺临江门,起水中。既成,辄为蛟所坏。后必欲起之,用生铁数万斤叠其下,门乃成。盖蛟畏铁也。今《玉泉寺僧堂梁记》日后所建云。
03
补
章献明肃太后:即刘娥,宋真宗的第三任皇后,北宋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她就是著名的“狸猫换太子”安中那个拿着狸猫换太子的那个人。她非常非常想称帝,但是还是没有迈出那最后一步。除了称帝,她能做的都做了。
张耆:北宋官员,封徐国公。年纪轻轻就在宋真宗的王府离供职,和宋真宗算是半师半友。
仁宗:即宋仁宗赵祯。这位爷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他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给后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04
感
怎么说呢,刘娥的出身还是非常差的,她能混到皇后位,非常不容易。然后她离称帝就只有一步之遥,也确实是不容易。但是较之于武则天,还是差点意思。毕竟,人家武则天是真的称帝了。
另外需要注明的一点,刘娥在嫁给宋真宗是二婚。(北宋时期,女性离婚这个事还不算是个事。离了婚的女人还能成为皇后。)
因为宋真宗和一个二婚女人不清不楚,引起了宋太宗的愤怒。宋太宗命令宋真宗将刘娥驱逐。于是宋真宗就把刘娥安排到张耆家里。(张耆为了避嫌,从此就不回家了。)
宋真宗继位以后,刘娥这才再一次被入宫。
传说宋真宗想立刘娥为皇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同意,包括但不限于寇准、李迪、王旦。最后宋真宗要册封刘娥的时候,杨亿还拒绝起草诏书。
后来刘娥权势日盛,让宋真宗倍感压力。所以宋真宗想要让太子监国,分刘娥的权力。但是事情败露以后,宋真宗就把锅甩给寇准。寇准一路被贬谪到海南岛,宋真宗都不知道。
宋真宗死后,刘娥又贬谪了政敌丁谓。终于达成了临朝称制的荣誉称号。
刘娥的这一生真的是不简单。值得好好学习学习。
一介布衣成为皇帝不容易,一介布衣想要成为皇后似乎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