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这个词今年很热,热到不想知道它什么意思都不行,于是在网上查,但多数专家讲来讲去也没把我讲明白,可能是专家太专了,以至于久而久之已经内卷了,不习惯说老百姓都听得明白的"普通"话了。最终还是知乎上的一位大神讲了"普通"话,让我大致明白了"内卷"的含义,这里推荐给大家他讲的一些例子:
"看电影,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一个人先站起来看了,被他挡住的人不得不也站起来,最后大家都不得不站起来看电影,只有第一排的人坐着。
孩子上学,一个孩子上辅导班,逼得大家都去上辅导班,最后排名还是没变,但开辅导班的赚了。
本来大家都是工作8小时,有人开始加班,最后逼得所有人都加班,所有人挣得还是那点钱,但是老板的3系换5系了。
内卷是啥,就是大家都损失了,只有一小撮人赚了。
那一小撮人赚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买了第一排的电影票而已。
但他们不这么讲,而是会告诉你,你没坐在第一排是因为你不努力。我是努力才坐到第一排的。
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忘了,假如没人站起来,看电影最好的位置是在中间的……"
讲的很是精辟啊!说到加班这个例子,我想起了单位里很多官僚、形式的风气背后也有不少"内卷人"加班做的贡献。在这里,作为一个曾经什么班都加的坏榜样,我要好好检讨自己。就比如形式主义的问题,一项工作有没有意义,深度执行者往往体会的最深刻,但是很多执行者没有勇气去拒绝领导,没有勇气不讨好领导(比如曾经的我),然后就让领导产生了"我们精力还很充沛,我们还大有可为!"的错觉。然后你懂得,觉得"物产丰富"、大有可为的领导永远不缺垃圾"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