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的大师们常常说,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我常常对那个“一切”二字纠结不已,总以为素描只是西方人的东西,东方的绘画不需要素描,不光是我一人这么想。中国一大批维护传统的国画大师也认为中国画不是以素描为基础理论支撑的,陈丹青大师亦如是说。难怪当年徐悲鸿引进素描理论改革中国画时受到传统守旧派的极力反对!我甚至也在想徐悲鸿可能是错的。
但是,经过这些年反复练习钢笔画以及对画理的探究,逐渐深刻认识到大师们那句话是对的。素描其实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它不是发明的,只是被西方人先行发现的客观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应用于写实绘画。然而,素描的作用远远不止用于写实那么简单,其它类型的绘画或形象艺术都能用到素描的思维和理念。它是绘画的基本大道,是人类应当共享的理论财富。
由此可见,素描是学习所有绘画都必须具备的观察、归纳、构造的最基本方法和法则,即使没学过素描的人,如果他画的很美,实际上也客观用到了素描方法,只是他不知道或不承认而已。就像没读过语法的人写出来的好文章,也是通过大量阅读,被动、客观地学会并用到了语法。
再回到中国绘画,可以想见,认为中国画不要素描的人是大错特错的。中国画不是不需要素描,而不过是前人不知道有素描而已。实际上优秀的国画都客观用到了素描的法则。比如经营画面、留白、构图,都与素描实际相关。它的思路,它的阴阳、虚实、布局等方法,都与素描理论中透视、比例、构图等等理念不谋而合,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只是两套学说所依沿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导向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表达罢了。但如果你非要说中国画是平面的,与立体感的西洋画不同,我只能告诉你,中国画笔墨浓淡的结构表达就是立体的,即使是平面外观形式,也是厚度为零的立体,是立体的特例。无论如何表现,均在大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