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内容很实在。出自一位实在的小学副校长之手。他,有着我一样的烦恼,思考着我一样的问题,实践着我一样的工作。也许,最大的不同,在于做的过程中教育的智慧与艺术。唯一庆幸的是我们分享着同样的收获的快乐,以及心灵上的共鸣。
(一)为了作业,你做了什么?
我们都曾为作业而烦恼,一些人,麻木了;一些人,思考着;一些人,收获着苦恼;一些人,收获着快乐。管老师组建作业竞赛小组的做法值得借鉴:“我将班级学生分成10个作业小组,每一组请一位作业习惯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小组长负责三位同学,每周开展一次作业评比。一天下来,小组成员全部交齐作业,得100分;缺一本,扣10分,100分扣完为止。每月评出小组冠军、亚军和季军,获得老师颁发的小纪念品。”当然,班级总有离群者、游离者,管老师就与这些作业拖拉学生订作业合同,逐个击破。
管老师对待堂上作业的做法,我觉得值得大家学习:“语文课上,有20分钟的练习。20分钟,肯定做不完。我宣布的规则是,15分钟后,第一个同学做到哪里,其他同学5分钟后交,也做到那里,做不到的,算错。即,你和第一位同学之间的差距,不要扩展到5分钟之外,你的速度不能比第一名慢四分之一以上。”你看,这样做,良性的竞争形成了,在你追我赶中,收获了快乐,抛弃了枯燥,闪烁着教育的智慧。
管老师还把作业的态度看得很重,上升到人生的态度的高度去对待。他认为,作业有问题,主要表现在“读”上。我深感认同。他对待预习的一个做法,勾起了我远去的回忆。曾几何时,我也这样做?“预习,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习惯。预习有一项内容是读课文,要求读给家长听,然后家长签名。”管老师也曾遇到我一样的烦心事:“一些同学不太把朗读当成正式作业,不是忘了,就是忘了签字。在班级,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为了能够本组不扣分,听得马虎,一签了事;有的小组,听都没听,帮成员签了。”不同的是,管老师坚持了下来,并想出应对的办法。读课文的好处,不言而喻。为何高年级的学生大多回答问题声音比蚊子还小?跟这个作业不重视是否有关联?这个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有时把作业看得太作业了,忽视了做作业的态度的培养,其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经过几年的认真作业的训练,训练出了优良的学习品质。”
管老师为了作业,经常和学生商量、谋划,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你的助手;不商量,你单独制定,学生可能会成为你的对手。他“将平时的作业上交情况,计入每个单元的测试中,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一个人总有忘的时候,太严了。我们商量,给同学发作业券,忘了带作业本的可以用作业券抵消。问题是:一个月发几张作业券?再商量,最后定为两张。一个月下来,作业券用不掉的,加分,计入单元测试中,一张加一分,两张加两分。”“这个法子,很有刺激性,也很有效,一直用到了现在。”我也要这样做!所以说嘛,为了作业是追不到作业的,方法总比问题多。
(二)为了纪律,你做了什么?
“一线教师第一要紧的本领,就是管得住班级纪律”。遗憾的是,我看到了瑕疵:管纪律是班主任的事!有问题,送去班主任处解决!我是科任,上好自己的课即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也许,你的教学成绩并不差,但是,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定很差!
“常规管理上,每一个老师都得介入,你不介入,你就很难树立威信。‘信’是靠你的学识与人格,‘威’则要靠你的严格管理。”其实,很多科任老师都明白这一点,却往往缺少这一点。为何?大家心知肚明!作为副校长,管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处处以科任自居,“我和老师一起整队,维持纪律”,“我这样做,倒不全为着帮老师一把。学生见我连别的课都那么注意纪律,到我的课,能不管住自己的嘴巴、收住自己的心吗?”真的,这是金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一直这样做。
管老师为了纪律想了很多办法,甚至结合自己的“每周一稿”活动,从预备铃、上课铃、排队等小事抓起,他告诉我:管纪律需要技巧和策略。纪律一步一步抓,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没有严格的管理不可能有好的纪律,也就不可能有强的战斗力。”当然,在抓纪律的过程中,“表扬和激励也是管理中少不了的润滑剂,没有它们,师生关系会趋向紧张”。做什么,都要持之有度!
(三)协助班主任,你做了什么?
我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教师报名参加班主任选拔;班主任由家长选;任课老师由班主任选,没有被班主任选上的教师,转岗或待岗。”
“要带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很重要,却不能只靠班主任,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将班级组织好、管理好、带好,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与班主任一道处理。”这道理很多教师都明白,又有多少人伸出热情的双手呢?管老师经常为班主任出招儿:家长做试卷、让男生带操、卫生清单制、值日“单位1”制,配合班主任:我为班风作贡献、我为班级做点事、成立篮球小组、“神秘礼物”之写作版等等。光从这些,我就明白,只有大家协助好,班级才会好。刘华良教授在一次演讲时说过:“一个好的学科教师,表面上不是班主任,实际上他是看不见的‘班主任’。他没有班主任的名份,却有班主任的使命。”
你看,管老师这样处理做操:“大活动时间,我带学生。我让男生练操。练一遍,做得好的同学,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去;不好的,做第二遍。做到第四遍,都做得不错了。男生领操的第四天,做得比较好,动作都比较到位。”想一下,为何人家这样做?为何人家这样处理问题?处理的艺术在哪里?
我很认同管老师的一个观点:“一个学校必须有严格执行和敢于批评的中层,如果中层都是老好人,这个学校肯定不行。一个班级也是如此”。我不得不问自己:我是老好人吗?我曾经做过老好人吗?我不要做老好人!
(四)育人,你做了什么?
育人,是一门学问。管老师认为一线“育人学”就是一线“故事学”。我深表认同。“一线教师,千万别把自己看作一个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知识往往也传递不好”。这并非危言耸听!
很难想象,教育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的江苏的城市小学,存在的问题也会这么多。更难想象,一个学校的副校长居然很上心去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当然,这当中少不了班主任与科任的配合。管老师从“礼貌发电子邮件”、一句“对不起”、“为对手喝彩”等这些小事抓起,真实地记录下他与孩子们的教育故事。在《谁是无名英雄》一文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热爱班集体,为班级出力,他自己早早来到学校,把一盘水仙花摆在讲台上。他故意问谁拿来的,大家说不知道。学生以为是他,他却否认。因此,学生认为班上出现了无名英雄。管老师抓住教育时机说:“我想,这个人一定是我们这个班的,一定就在我们中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这个人表示敬意!”掌声过后,他看了看桌上的几个破烂的纸粉笔盒,开玩笑地说:“要是再有无名英雄送给老师一个漂亮实用的粉笔盒,该多好啊!”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学生,我们是否有点陌生了呢?管老师的智慧,就是在他次日出差后,后台早上,他发现讲台上有一个粉笔盒,白铁皮精心做成的,他问是谁送来的,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昨天中午就有了。教育的效果显现了,然而,在粉笔盒出现前,管老师一直在担忧:“昨天晚上我孩子琢磨,要是没人送粉笔盒,我是不是该再当一回无名英雄。”我不得不感慨:要学生付出,自己必须先付出;要学生改变,自己必须想办法先改变。有时,想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吧!
我们总喜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或行为进行训斥。完了自己感觉出来气,以为骂醒了学生,会有效果的。过不了多久,学生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们又是一番训斥,甚至恨铁不成钢,抱恨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看看管老师吧。当他发现放学后教室的椅子没有翻下来,有一堆垃圾没扫,晚上就与学生沈翔通电话,交流所见所闻,建议他明天早上早点回校,并通知其他值日伙伴,把卫生搞好。次日,他到班级,发现学生干得火热。等他们干好,已经来了一部分学生,他对这些学生说:“沈翔他们的劳动为我们带了个好头。我们要为后来的同学带一个读书的好头,让我们成为后来的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榜样。”我想,这就是教育!“教室里安静下来,大家拿出书,看来起来。”离晨读还有几分钟,他说:“……我刚来时,教室里比较安静。大家都在为后面的同学做好榜样。后来的同学可能没有注意到,没有继续为后面的同学做好榜样,吵闹起来。如果我们每一个先来的同学,都能为后面的同学做好榜样,这本身就是对你的奖赏,你是榜样啊!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这样做,那么咱们班就为隔壁班做好榜样,甚至,会为整个学校做好榜样。”多会说话啊,学生怎么会不听呢?“说到这儿,我发现一些同学的眼里闪闪发光,那是跃跃欲试的光,那是盼望着明天更辉煌的光。上课铃响了。班主任来了。我走出教室,心情很轻松。尽管这些并不是我一定要做的事,我也并不能因此而获得奖励,但做了本身,就是对我最好的奖赏。”这是怎样的境界,怎样的胸怀!好一句“做了本身,就是对我最好的奖赏”!确实,当我做了一些并不是我一定要做的事时,我也不能因此而获得奖励,但做了本身,就是对我最好的奖赏。教师,你还有什么心结不能释然呢?当学生、当班级出现问题的那一刻,一线教师,你在哪里?你看见了,你做了什么?
(五)为了复习,你做了什么?
我不喜欢复习,心底里抗拒。我一直与题海战术作斗争,却不能回避堆积如山的试卷。
管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借鉴。
首先是考试态度的培养。他常对学生讲,我们无法改变考试的现实,我们都没这个能力;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考试的态度,可以灰心丧气地消极接受,也可以勇往直前地积极面对。他还以学生写的《考试,我不怕你》来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考试。
其次,管老师告诉学生“主动和被动的差别在哪里”,通过“我眼中的复习小标兵”评比,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他还确定一周为“我的主动复习周”,学生每天简要记录自己主动复习的一个事例。因为,他认为,被动学习是痛苦的,主动学习的快乐的。他强调:要做好一件事情,第一在坚持,第二在“主动”。他结合“每日简评”,开展“语文:每天收获一点”,把成功的复习的“四要素”定为:定位、计划、行动、坚持,提出复习口号,甚至征集复习口号,他认为“口号的力量,在于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减少散耗。”
再次,管老师的过关复习法、个性复习法和“复习树”很值得我学习。他让我明白,什么事最好的复习。正如他对学生说的:“复习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共性复习,即老师组织大家一起复习,每个人做一样的题、读一样的文、拿一样的复习资料。共性复习的关键,在于及时,不拖拉。二是个性复习,自己掌握复习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复习,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来复习,它的关键在于主动。不会个性复习的人,往往不能取得好成绩。从共性复习到个性复习,有一个关键词:发现。要在共性复习的时候,发现自己需要着力复习的地方。”我发现,我一直很强势,以共性复习为主,忽视个性复习。
复习,我们要做的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六)我的话
看完了这本书,收获颇丰!
管老师,一个实实在在的一线老师,用实实在在的方法,做着实实在在的事,用实实在在的语言记录下实实在在的教育点滴。他告诉我,也许,我付出的并不比他少,但是,教育最需要智慧和艺术!当然,责任心也很重要。只要用心去做实实在在的教育,你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2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