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同理心
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有「记忆周期」的。再过极致的愤怒与悲伤,面对时间维度,终究会被冲淡。
那些名流的八卦,搞笑的视频,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后,终究会被遗忘在历史的红尘中……
当然,也有例外。
前段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开水烫猫」事件发酵至今,相关热搜不断刺激着公众情绪。
有人为逝去的生命叹息,有人感叹人性的黑暗可以如此让人窒息。刷屏的声音,充满了斥责、抨击,甚至诅咒。
虐待小动物的事件每每曝光,公众的情绪都会在愤怒与遗忘之间周而复始:侵害者成为口诛笔伐的罪人,公众扮演道德高地上的审判者。至于弱势的生灵,只能永远地成为被害者。
除了咒骂和遗忘,我们还能为这些无辜的生命做些什么?
虐猫事件的背后
其实,那些丧尽天良的施虐者,是由受虐者演变而来的。
他们自幼缺少父母的关爱,内心自卑,缺乏同理心,很难和别人相处。
人之初,性本善。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得情感淡漠,一定是他在生活中体会了大多冷酷无情。
追究一些恶性刑事案件犯罪分子的成长历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童年时代都遭受过极端粗暴的家庭教育。
几乎所有的极端残忍者,都有一个精神或肉体严重受虐的童年,以及对孩子漠不关心的父母。
他们把对于命运不公的怨念,施加在比自己更弱小的动物身上。在虐杀中,感受到现状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控制感。
如果他们能从小接受正向的家庭教育,或许就不会演变成为,伸向弱小动物的变态「魔爪」。
让孩子拥有好性格
一个孩子的性格养成,与父母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从父母那里耳濡目染些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也将影响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么,在培养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注重对孩子的陪伴和爱,
尤其是童年时光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时候,总是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关心。让孩子的世界里,只留下了父母忙碌的背影。
小时候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即便成为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依然会觉得人生不够完整,需求不被满足,更容易走极端。
童年时光稍纵即逝,所以从今天开始,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陪伴孩子。爱不是嘴上说说,不要等错过孩子的成长,再追悔莫及。
孩子有自己的小世界
请不要过度干预
亲子关系就是一个从亲密到分离的过程。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帮助TA成为自己,而不是父母的附庸,他就越容易收获幸福。
如果父母总是越界,干预孩子的生活,以爱的名义去“绑架”孩子,孩子非但不会感恩父母,反而会滋生怨念。
长大以后,孩子会不自觉地复刻大人曾经的行为,错把强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当作爱,难以收获一段和谐的亲密关系,这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是有害无利的。
通过饲养宠物,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人,很容易演变成自私利己者。而心地善良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要从小事做起。有条件的前提下,不妨让孩子养一只小动物,可以是小猫小狗,也可以是小乌龟、小金鱼,让TA陪伴孩子成长。
宠物对小主人的爱是无条件的,面对最耐心、最保密的“小听众”,孩子很容易敞开心扉,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
让孩子从小学会
与不喜欢的事物共处
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欢猫狗,但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不会因为自己不喜欢,就会去消灭它。也不会因为讨厌一个人,就会想方设法陷害他,或者让他消失。
可以不喜欢,但不能肆意伤害。这也是一种尊重,一种善良。这个道理,要引导孩子尽早明白,将缺乏同理心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与此同时,央视在内的诸多媒体也开始呼吁“禁止虐待动物尽快立法 ”,不要让立法的空白成为生命的禁区。
作为孩子的人生领路人,父母要以正确的引导方式,让他认识、感悟这个世界。
我们对孩子保持爱意和善意,那么TA也会回馈给身边的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善良、真诚,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棉花糖情商 家庭教育
儿童情商课
父母成长课
「双课堂模式」
助力科学育儿 提升孩子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