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务其实真的很不靠谱

必须承认,这个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有用没用的信息,铺天盖地就朝你奔来。

怎么办?

有人提出了多任务,就是同时做几件事,不就可以提高效率了?

比如有人在发邮件的时候,忽然想到了要给客户打一个电话;做家务的时候,听音频学习资料;一边哄孩子一边看书;一边刷微信朋友圈,一边忙手头的工作。

很多年前,谷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会打开电脑,这样看起来好像节约了时间,但是后来发现这种方式反而让效率下降,因为操作电脑而错过了会议上的重要内容后来谷歌要求所有员工开会一律禁止携带电脑。

为什么多任务这件事不靠谱呢?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我们平常看到听到的东西,都在短期记忆中徘徊。短期记忆也有数量限制,每次大约能记住6到9件事,如果进来第十件,就会把前面的一件挤出短期记忆,如果大量的新的内容进到大脑,就会不断把先前的东西挤出大脑,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比如,我们很难想起来昨天或者前天中午吃的什么,或者记不起来昨天下午2点干了什么,但是今天干了什么基本都能记住。这都是短期记忆效应。

当我们同时做不同的事,我们的注意力在不同的事情之间不断跳转,也就难以形成长期记忆,东记一个,西忘一个,学习或者工作的效果就低下。

长期注意力分散的结果,会让我们养成习惯性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就难以持久的去做一件事情,进而也就难以做好一件事。

比如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件事,可能是很多人都在这么做,问题在于,当记笔记的时候,很难同时听进去老师讲的内容,也就可能错过了重要的课程信息,这种问题,在老师讲课的信息量大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

既然多任务不靠谱,如何做才靠谱呢?

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看上去好像没节省什么时间,实际上,通过很好地完成这一件事,做到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总体的效率反而会提高。

一次只做一件事,还有更多的好处,比如可以让大脑的工作效率提高。当我们的大脑被很多信息充斥的时候,大脑就会处于过载状态,当可选择的内容多的时候,选择就成了负担。所以必须随时把大脑清空,便于有效解决新的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被记者采访,记者跟爱因斯坦要电话,爱因斯坦拿出一个本子,把记在上面的电话号码转抄给记者。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提,这件事情本身告诉我们,任何无关紧要的信息,都应该从大脑中移除。

所以,靠谱的方法一定是,一次只做一件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