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过得非常痛苦。但是如今回想起来,痛苦的核心原因还是不能肯定自己的工作的价值,看到一个青年作家被批判不要再给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增添文字垃圾了,于是那段时间的我很吝啬我的笔墨,觉得只想写有价值的文字,不想浪费时间和笔墨写些“垃圾”出来。
可是我却忘了,即使是著名作家,也没有一开始就写出伟大的著作,他们也写了很多“垃圾”,并且“价值”这个词本身就没有任何标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标准。
因为盲目,强行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继而把本来很好的,有价值的工作变得机械,产生了负面情绪和懒惰拖延,进而负面循环。
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能活得特别有力量,自己就如此压抑,无所事事。
每当听到类似如此无助的倾诉时,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空虚,无助。
后来我发现所有因为职业空虚所造成的痛苦都是心理强行让人对于有价值的事情产生没有发展前景的误读,进而懈怠和懒惰,把工作本身变得空虚,在用我们制造的空虚掏空我们自己。而我更清楚的是,他们的职业问题并不是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职业的心理问题。
想要改变这种职业状态,我们需要5步:
意识到为什么会讨厌和嫌弃自己的工作
之所以讨厌和嫌弃自己的工作,是因为没有看见自己工作的价值。
那些很机械的工作,我们看似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看似空虚痛苦,其实核心原因是没有用心。工作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种工作都有其必要的价值,即使是扫厕所和扫大街。
因为不用心,所以我们把有技能的事情变得机械,因为没有实操的技能学习,所以才会觉得空虚。
所有的失败都源于人不能肯定自己在做的事情的价值,他们没有意识到那些他们认为很寻常简单的事情,对于行外人,需要他们的人的价值。可能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那些能肯定自己在做着有价值的事情的人,最终就会有信念有毅力坚持到最后,而那些不能肯定的大多都成了炮灰。
看不起自己的工作,非但会把自己的精神状态搞焦虑,陷入自我否定之中,更是浪费了很多创造价值的机会。
所以,核心原因并不是他们的岗位真的不好,而是思维的束缚:强行认为自己的岗位工作没有价值。大多数在职人员撕心裂肺的职业痛苦总结起来一句话:做着太无聊,没有价值感。而职业焦虑问题根源在于:瞧不起自己的工作。
学会肯定自己,学会爱你的工作
无论是多么没有趣味的工作,多么机械的工作,摆脱这样空虚痛苦的核心一定不是换一份工作那么简单。
首先要肯定自己工作的价值,肯定价值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需要涉猎很多他人的价值观,多聊天,尤其是同那些需要你的人。
当你发现有人需要你做这份工作,那些对于你而言很简单的事情于他人而言拥有很大的价值,这时候,你会拥有全新看待职业的视角。
比如那些觉得拍视频很简单的人,对于我这种不会拍视频,却有需求拍视频的人来讲就是很厉害的技能。
那些认为写文章很简单的人,对于那些不会写文章却又有需求写文章的企业来讲,就是很被需要的技能。
当你开始认识到自己被需要的时候,就会肯定自己,一旦肯定了自己,哪怕你很讨厌这份工作,哪怕曾经让你不开心的工作,你都能看到他的价值所在。更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结合点,新的方向。
理想的工作并不存在,但是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存在的,这样的工作状态的核心来源于:我们能够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和信息的传达,肯定自己工作的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够心平气和地发现新的机会,新的方向。
人对职业或许是否满意,其实并不取决于职业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对于职业的体验,取决于我们的感受。
很多时候,职业未必会真的有多好,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态度。
世界上没有“精彩的职业”,只有“把工作做得精彩的人”。即使看上去很精彩的职业,有的人也会做得一塌糊涂;即使看上去不起眼的职业,有的人也能做得光芒四射。本来是没有人关注的职业,但是有一天,突然有人把那项工作做得出色,于是这项工作从此成了“人气职业”。
不是职业使人变得精彩,而是人使职业变得精彩。
很多人羡慕自由职业者,可是,所有自由职业者都明白,自由职业的核心词是“职业”,而不是“自由”,我们一点儿也不自由,可能自由的只是时间上的相对自由,可是这也需要极大的自律,且我们的脑子也不自由,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积累素材。
我的咨询师丹丹说,人生没有自由,用心的地方就是自由。自由就是当下的选择。这一刻你选择全情投入,那就是自由,你选择敷衍了事,那就是无尽难熬。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刻,不是未来的某一个特定时刻。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刻此身。
深以为然。当你爱上你的工作,全情投入你的工作时,任何一份职业都是自由的,那一刻你完全忘记了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你自由地活在自己美妙的世界里,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心流”。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日复盘,周复盘,月复盘,其实就是检视自己每天,每周,每个月做了哪些事情,比如读了多少本书,完成了什么目标,做成了某件事,甚至看了多少部电影多少部剧都可以算在里面,通过量化自己做的事情,让自己感觉自己好了不起,做了不少事,从而自我肯定。
还记得我组织的100天行动计划中,有一个小可爱写到:虽然什么都没做,但是今天还学了几个单词不是吗?感觉有事情可做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学会肯定自己,学会去爱你的工作,把你的工作变得有趣。不要讨厌和嫌弃你的工作,正是你的工作让你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并且让你的心灵有所寄托。工作是你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和体现。
你现在的工作是你的选择,你应该对其负责
三毛说,人生一世,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叠加,在这样宝贵的光阴里,我必须明白自己的选择。你现在的工作怎么说也是你自己选择的,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自我推卸者”,有机会就想把责任赖在别人身上。比如个性自卑,是小时候父母责骂害的;工作无趣,都怪工作单调乏味机械;经济拮据,都怪老公没能力……但这世上除了自己,没有谁是真该对你负责的。
做自己能有激情的事情就是事业,做别人希望你去做的事情就是工作。无论是事业还是工作都要负责,不同之处就在于事业是对理想负责,工作是对薪水负责。但不管是做原子弹还是茶叶蛋,都要用心对待,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世界上,任何事,只怕“用心”二字。
没人时时刻刻爱着自己的工作,自我激励是一种能力
职业就像婚姻,别人说好没有用,只有自己真正喜欢才行。可是婚姻和职业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恩爱的夫妻,都有想掐死对方的冲动的时候,再喜欢的工作,都有不喜欢的时候。没有哪一个人时刻爱着对方,也没有哪一个人时刻对工作斗志满满,激情四射。
我们有时候会突然对工作或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没有丝毫动力。这时候我们要给自己的负面情绪设定一个时间,学会调节和激励自己。
如何调节和激励自己呢?我们可以采用“1%法则”和“微行动”,先强迫自己动起来再说。
先来理解一下“1%法则”和“微行动”的概念,其实它们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叫法不同。
1%法则:“动力--行动”关系原则,动力激励行动;改进行动,动力也将增加。从做事开始——无论是多小的事情——一旦你完成了它,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然后,你就会更多地做这件事情。之后,你就有更强大的动力,然后……这是一个自动供给式的周期循环,一点点的进步最后会有重大的改变。
“微行动”:非常简单的强化心理的方法,说白了就是累积“小成功”。比起“这个月必须签单”,“这个月要完成一部小说”而言,“比平常多打3通业务电话”、“今天先写500字”更容易成功并且产生动力和自我肯定,动力在行动中产生的,而宏大的目标光想想就压力山大啊!
不要动不动就“一口气”想做“大事”,然后惨遭失败,进而感到消沉,认为“自己没用”和“工作枯燥”。
比如我自己,每次我写不出来或者根本没动力的时候,我就强迫自己打开电脑,建一个word文档,随便敲下一句话,如果连一句话都敲不出来,我就抄书,把我看书时化过线的字先抄下来,抄着抄着竟然莫名其妙进入状态且文思泉涌起来,不知不觉就完成了稿件。
还有改稿,当我无论如何绞尽脑汁都达不到编辑的改稿要求时,我强迫自己大声朗读,读我不是很清楚或者我要改的那部分内容的原书,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真的,我读者读着思路就来了,突然我的思维和原书自然而然融会贯通了,改稿成功。
无论怎样,重要的是先行动起来。想是想不出来的。
勤奋、用心、踏实地去做好手上的每一件小事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勤奋、用心和踏实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品质。
踏实是一个可爱且让人心安的的词。人们说现在的年轻人飘、不靠谱、好高骛远,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踏实,沉不下心。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无意中读到的一本书,《28岁赚千万》,虽然书名有点世俗成功学的意味,可是书中的内容是很精彩且很值得学习的。
书中讲述的是一位17岁少年从负债百万,到最终开了自己的公司并赚到数千万财富,是中国第一部自传体财经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引发所有创业者包括职业者思考的教科书。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也曾面试过很多怀揣着理想、奔往大都市并迫切渴望改变现状的大学生,他们有人志向高远,也有人中龙凤,但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眼高手低。不过现实不等同于想象,我不否认他们的优秀,更不会轻视他们的才华,但是他们真的缺乏一颗踏实的心。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一种踏实的心态,就难免会在奔往成功的道路上磕磕绊绊。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大爷”,可是我们却没有真正想过,“大爷”也是由“孙子”慢慢熬成的。这个世界没有与生俱来的“大爷”,而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当“孙子”的准备?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播种的过程,种子迟早会成长为果实,而我们所需要的恰恰是一颗坚持的心。”
对我还有非常深刻影响的还有一段话,是一个女总裁在她30岁生日当天的一段感言:无论打工还是创业,其本质无外乎向老板或客户出卖自己的有形或无形产品。一言以蔽之:大家都是出来卖的。既然是出来卖的,一要卖相好,二要敬业,三不要嫌买货人。所以,第一要保持美丽,第二要多做事少抱怨,第三看在钱的份上要适当妥协。
刚毕业的时候,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奶茶营业员,不仅要很快学会做75种奶茶及它的前期工作(煮珍珠、泡大桶的茶、做双皮奶,削橙子皮……),那时候的我非常胆怯。我无意中读到上面这段话,正是这段话支撑着我完成我的第一份工作。
于是,我中途回家吃饭的路上都在背奶茶配方,75个配方,一个个熟背下来,到现在我都还依稀记得阿萨姆奶茶的配方,一勺鲜奶,15cc果糖,一勺珍珠或替换成椰果,加多少毫升牛奶,加冰、加水……,现在还记得大部分配方最后的步骤都是加冰加水(不小心透露了奶茶行业的暴利,哈哈哈)还有收银时我很紧张,生怕操作不来那台收银机或者收了假钱,现在数钱的手势都还延用着女店长教我的手势。
顺便说一句,那时候我们的男店长是一名高材生,但是由于好像也是毕业找不到工作,然后因为和老板是亲戚关系吧,才来当我们店长的,那时候他的工作就是采购、和我们一起削皮、榨汁,还有送外卖都是他,因为只有他是男的,只有他会骑电动车,哈哈哈。
写这些是想告诉大家,从前做什么工作不重要,每个人对职业都会有迷茫期。还有那些叫嚣着我原来在学校成绩有多好,得过什么什么奖的人,为什么到社会上就屡遭挫折和失败?
我想你是把分数这个定义弄混淆,认为分数衡量了我们自身的全部价值,而实际上分数只是表明了在一段时间我们能展示出我们拥有多少知识,仅代表你完成了学校教育。学校和社会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学校只看分数,而社会就要看你的综合成绩了。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是要通过做事来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事做,或是感觉一事无成,就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从而沮丧,陷入人生无意义感。
所以,年轻人,安下心来,彻底而永远地放弃“速成”,世上没有捷径,所有的捷径都是绝路。如果有,那就是勤奋、用心和踏实。愿你在你的工作中活得自由,愿你在11月或以后的日子里找到那件让你热忱的事,如果没找到,先做好手上的每一件小事。
最后,即使你正处在人生的谷底,也希望你不要责备自己,要让自己喜爱自己。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工作不易,人间值得。
仅以今天的文章与所有职业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