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一个人的态度很重要,很重要。你对这个人的态度决定了日后你对她的看法;对他的态度也能改变她日后的表现。
心理学家说:“眼之所见即乐之所见。”疑人偷斧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听过:从前,在乡下有一个人,他在自家的地窖中储存种子的时候,将一把斧头忘了从地窖中带出来。几天以后,他在又要用斧头时,才发现自家的斧头已经丢失了。斧头到哪里去了呢?他在自家的门后面,桌子下面,堆柴草的房里到处找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子的神色,也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样子。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要到地窖去储存物品了。当他挖开地窖门,下到地窖的时候,发现自家那把斧头正躺在自家地窖的地面上。
第二天,当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丝毫都不像是个小偷的样子了!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领导、或者朋友,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也不能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别人,一定要就事论事,用事实说话。
那我们对人的态度到底能否改变这个人的表现及成就呢?
旧金山的一所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天校长将三位教员叫到办公室,说有90名最优秀的学生需要由教学能力最强的他们来教,在未来一年里,让他们按照他们的程度来学习,看看最好的老师教最好的学生会怎样?接下来,在这些老师的倾心指导下学生们同样如鱼得水。一年后,这些学生的成绩比其他孩子高出20%到30%。这时校长又把三位教师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我必须告诉你们,你们教的学生其实本来都是资质平平的,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聪明,这90名学生只不过是我随意选出来的,教员说那不更证明我们教学能力强,校长说,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情隐瞒了你们,你们本来也不是教学能力最强的老师,你们的名字也是我随机抽取的前三个,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们都表现的这么出色?
其实,这是与我们的期待和我们的态度密切相关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抱着高期待,这种期待也许是错的,但直接决定了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以及他们这一年的表现及结果。
所以我们对待孩子、家人、朋友及他人抱有怎样的态度和期待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影响他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