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西江月》

整理康震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乡村词。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辛弃疾不是一位豪放派的词人吗?我们看到很多的教科书上都写到,北宋的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南宋的辛弃疾承续了这样一个传统,将豪放词发扬光大。怎么一个豪放派的词人却写了这样一首乡村题材的词呢?

其实这是大家的一个误解。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词人,并不只是说他写的都是那样一种慷 慨纵横的词作,而是有着非常多元的风格。他的词既有慷慨悲壮的一面,也有淡泊洒脱的一面。

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在他40多岁的时候,再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这一年是宋孝宗淳熙八年,即公元1181年,他因为受到奸臣的排挤,被免罢官,于是到江西上饶居住,并在此地生活了十多年。这里所说的"黄沙道",指的是从江西的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大概40多里的乡间道路。南宋的时候,这条路是直通上饶古城的繁华的关道。

黄沙岭很高,有十余丈,而且下临深而显豁,是一个上有岭而下有谷的地势,有泉水从石中涌出,这泉水挺大,可以灌溉农田十余亩。所以这一片地方不仅风光优美,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农田水利灌溉的地区。辛弃疾退居上饶期间常来此地,写了很多的词。这首西江月就是这些词当中的一首。

“明月别枝惊鹊”,别枝是什么呢?就是斜枝、旁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明月升起来的时候,惊动了栖息在树枝上的鹊儿。这句词让我们想到了王维的一句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这里“明月别枝惊鹊”也指的是月光升起来的时候,惊动了树枝上的鸟鹊。

“清风半夜鸣蝉",一阵清风吹过,传来了蝉的鸣叫声。这种夜间蝉声的鸣叫,可不同于大太阳底下的那种声嘶力竭的鸣叫,而是在凉风徐徐吹佛时传来的清朗的、夜间的鸣蝉声。所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既有声音,又有凉风,又有明月,这首两句为我们展示出了乡村的别样的风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刚才是在写树上,树上有鸟雀,树上有鸣蝉,现在由高往低,镜头转移上了田野,不仅是词人,还有那些农夫们,他们在田间里面说什么呢?在说:哎呀,这来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接下来荡开一笔,作者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三点雨山前”,在这样一个洋溢着稻花香的夜晚,作者看到有稀稀疏疏的几个星星在天外闪烁,又感觉到有几滴小雨从山前落下。我们说呀这个写词、写诗,而它的布局不仅仅是在字句上的布局,还有感觉上的布局。前面说了声音方面作者有布局,现在呢,视觉上,甚至在什么呢触觉上,都有了一种布局。看到有那么七八个星星在天外闪烁,又感觉到有那么两三点雨点,滴落到自己的身上。这会要是下的大雨,那就破坏了这恬静的朴野的乡土的气息。

作者有意识的像画水墨画一一样的轻轻地点染了一二,就立刻为这个安静的夜晚增添了无限的诗意。作者沉浸在这美好的乡村诗意当中,一时间甚至忘了眼前熟悉的道路,都走错了。可不是嘛?他在最后两句说:“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本来每次从这儿过的时候啊都会看到有个小茅草棚,而且呢还有一个土地庙。

这"社林"指的是社庙,也就是土地庙的旁边,有一片小树林,哎今天走到这儿光顾着听蛙声了,光顾着听鸣蝉了,光顾着看星星了,光顾着感觉有那么两三点雨点了,怎么不见这舍林了,怎么不见那茅店了?正在恍惚之间,跨过溪桥,又转过一条路,一拐弯儿,定睛一看,这社林不就在跟前吗?这茅店也在跟前。

没别的,就是因为沉浸在稻花香中太入迷了。所以你看作者在最后这两句啊,真是点睛之笔。整首词真是写得非常的空灵,但又显得非常的实在。实在当中有空灵,空灵在哪?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实又实在何处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还有旧时茅店、社林。所以这首词虚虚实实,结合得非常的紧密。那么这样一首乡村词,可以说是辛弃疾词作当中的一个代表作。

大家可能会说,为什么辛弃疾要写乡村词呢?其实他也并不是自己主动要写的。如果实事求是地来讲,这其实是无奈之举。辛弃疾本来是个英雄,他出生在金国占据的北方,但是当时他率兵起义,在耿京的麾下做掌书记,他可是个少年英雄,想当初在这起义军当中,有一位僧人叫义端,他们一同起义,后来这位义端呢跟辛弃疾还是很不错的朋友。可惜他起了贼心,偷了帅印,想要投奔金国人。辛弃疾告诉耿京,他虽然是我的朋友,但是你给我三天时间,我要抓不到他,我再在你跟前,你处死我也不迟。

辛弃疾果然追到了义端,这义端还跟他求情,而我知道你很本事大,但是咱们是朋友,你可千万不要杀我。辛弃疾二话不说,斩杀了义端,回来报告了耿京,可见辛弃疾是一个非常重大义的人,辛弃疾劝耿京归顺南宋,他自己呢也在积极地跟南宋朝廷接洽,结果没想到耿京的部下张安国叛变,杀了耿京,投降了金国。辛弃疾没含糊,率领小队人马闯入今营,在万马军中把这张安国绑在马背上,然后带回来,献给了朝廷。这就是传说中的"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可这事真是啊,这可不是三国演义当中的演绎。那个时候,辛弃疾才23岁。所以我们说,辛弃疾本来是个英雄,他是要做大事的。他回到南宋朝廷之后,向朝廷提了不少抗金北伐的建议,而且辛弃疾治军有非常高的才干。

可是南宋朝廷呢,一方面,当时的主流的声音是要讲和,同时,由于辛弃疾是所谓的“归正人”,这种尴尬的身份,使得南宋朝廷对他总是不能放手使用,总让他担任一些地方官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因此辛弃疾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军事,上的才干。对于抗金收复中原,他真是念兹在兹,可这个理想终生未能实现。所以每当朝廷罢免他的官职,他回到乡间,就只好把这满腔的热情注入到了词的创作当中。

也正因为如此,辛弃疾现存的600多首词,题材异乎寻常地广泛,有政治、哲理、友情、恋情、田源风俗,包括日常生活、读书的感受,换言之,词一到了辛弃疾的手中,几乎达到了没有什么题材不可以写的程度。而且在苏东坡的时代,苏东坡写词还是“以诗为词”,而到了辛弃疾则是“以文为词”,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就像我们今天讲的这首词,“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都是散文的句式。其他比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等等。在这多元化的题材当中,就有反映农村的生活和田园风光的。

应该说,首创乡村词的是苏轼,将乡村词发扬光大,创作得更加丰富、更加富有乡村情趣,那还要数辛弃疾。但是刚才我们讲到了辛弃疾写这些乡村词,实际,上是把他满腔的才情,注入到了这样一个闲适的题材当中,也是很无奈,但是也正因为辛弃疾的这种创作,使得词的题材获得了极大的丰富。所以当我们今天来读辛弃疾的这些词作,特别是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乡村词之后,一方面感受到在南宋的时候,词的创作的盛大的景象,在另一方面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辛弃疾在进行这方面创作的时候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