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是别人替我们思考,我们只不过是在重复作者的精神过程。所以一个人如果整日读书,他将逐渐失去思考能力。”—叔本华
有人说叔本华的哲学理论就是拿康德的二手货来炫耀,还有人说他的哲学就是建立在对悲观主义的诠释上。虽然叔本华确是康德的拥趸,而且他的理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与康德“物自体和现象二元论”并没有显著区别,但如果将叔本华之前的哲学理论形容成精英阶层的私有财产的话,那么叔本华就是以一种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用一种更平实易懂、丰富幽默的语言风格,让这些象牙塔的艰涩知识更能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
叔本华不仅是个读了很多书的人,还是一个运用独立思考将这些书本知识升华并以平实语言进行阐述的天才。所以,他才一直否认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自己一直都只是在阐述客观事实,没有夸大也没有贬低。就因为他没有乐观主义者那么不切实际,大众就称自己为悲观主义者。
说到叔本华就不得不先说康德,他最著名的理论就是物自体和现象世界二元论。简单来说就是心灵分为知觉和思想两种活动。知觉就是我们感觉到的一切,称为“殊相”,我理解为人的感觉不同,所以特殊;思想活动是理性认识的事物,称为“共相”,我理解为对概念的认识普遍相同。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圆这个概念是什么,大家的认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此为共相。但当我们把圆的概念套用到生活里看起来像圆的事物,这就是概念应用于殊相。有的人认为A是圆的,有的人认为A没有那么圆,彼此产生差异。判断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是圆不是圆,需要人进行综合判断。康德认为,综合判断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判断就是独立于我们后天形成的经验之外的一种判断,即刚才所说的心灵里思想活动的工作—思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说客观世界里有一个圆的概念,它是不会变化的(共相)。而我们在生活中感觉到的各种圆是特殊且不尽相同的。这才会有那句话,世上所有的圆都没有圆那么圆。这里的第二个圆指的就是客观世界里被思想活动认识的圆的概念。也就是说,康德认为存在着这么一个客观世界里,充满了各种不变的概念(共相),等待着我们的心灵的思想活动那部分去逐一认识它们,这就是物自体(实体世界);而我们在生活中心灵感觉到的那些事物只是表象世界(现象世界)。这就是世界二元论。
叔本华认为自己得到了康德的真传,把物自体和现象二元论套用到人本身,即“我”。我感觉到的世界是表象—世界是我的表象。他认为只有对“我”的认识才是实在的知识,而对其他事物的知识不过是️表象世界建立的关系而已,因为我也只能通过感觉先去认识表象。但对“我”自己的认识不同,因为我能即是被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外物的对象—把自己看作客观展现的对象,可以主观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所以叔本华将“我”这个内在世界称为“意志”,套用物自体和现象理论,即我的意志是物自体,我的身体是现象。表象世界是时间、空间、因果律偶然结合并向外展示出的现象世界;意志是不受时空支配的内在主观统一体,即物自体本身。
人为什么总是受苦,那是因为意志它不受控地在自我恶性循环,总是在匮乏与无聊的两个极端中摇摆,所以快乐也是一个无法稳定的动态,只是在痛苦被消除的一刹那间产生,随后新的欲望升起—不被满足—继续痛苦将循环下去。能够暂时跳出循环的方式是沉浸在艺术中,因为那是最接近客观世界—物自体的途径(艺术是无法通过表象世界来进行解释的);其次是寂灭,即认识到知觉世界(表象世界)的虚空本质,类似于佛家的“万物皆空”、“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叔本华被定义为悲观主义者也正是因为以上理论。他认为作为物自体(实体)的意志是盲目的生命冲动,而理智根本无法摆脱意志的奴役,所以我们才会沉迷于表象世界。这就回到一个永久的命题:人是否有自由意志?斯宾诺莎的话也许能给出一种解释:
“如果抛在空中的石块有意识的话,它也会认为自己在空中的运动出于自由意志。”
正因为生命的本质是盲目冲动的意志,它总是在匮乏与无聊中来回摇摆,所以人永远不会满足,快乐在消除痛苦的那一瞬间存在,之后便是走向无聊的痛苦,既而因新的欲望产生而回到匮乏的渴求。对表象世界的幻灭(彻底的禁欲即否定世界,否定意志)虽然能获得永久解脱,但叔本华反对自杀,认为那不是对生命意志的否定,而是对它的强烈肯定。因为自杀只是杀死肉体,即表象世界(现象)的消失,而作为盲目冲动的意志(物自体)仍然存在,就像你只是杀掉一个人的影子,而实体并没有一分一毫的损伤。
作为第一个强调理智只是意志实现客观化的工具,而盲目冲动的意志才是生命本质的哲学家,叔本华也并非只是阐述人生的绝望和无奈,他同时给出了一条常人也许可以摆脱意志奴役的涅槃之路:明白现实的痛苦与虚幻,终身致力于幻灭表象世界,也许就可以过得不那么悲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