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种行为容易惯坏孩子
1、给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如吃“独食”等,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
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
许多家长以“不要太严,TA还小”为理由袒护孩子的错误,这会使孩子全无是非观念,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3、过分注意孩子
一家人无时无刻不关心孩子,会使TA认为自己是中心,家人都要围着TA转。
4、轻易满足无理由要求
小孩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样TA会养成不懂得珍惜,讲究物质享受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
5、允许孩子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挑食、睡懒觉、玩耍没有节制等,这样TA容易缺乏上进心和毅力,做人得过且过。
6、对孩子央求
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答应TA将3个故事再把饭吃完。你越央求,孩子越忸怩作态,不但不明辨是非,家长的威信也会耗尽。
7、包办替代
有些家长从不要求孩子劳动,三四岁还要喂饭,五六岁还不做任何家务事。这样孩子必然不会变的勤劳善良、能干上进。
8、大惊小怪
孩子生病时,家长惊慌失措,一味娇惯,最终会导致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变得懦弱胆小。
9、剥夺独立
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养成依赖心理,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形成性格缺陷
10、害怕哭闹
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若放任孩子打骂父母,会在TA性格中播下自私、无情、任性的种子。
[玫瑰]就成人之间的沟通来看,命令的语气很难获得良性的沟通体验,更何况对一个刚刚开始有自我意识的孩子。
[玫瑰]为了改善孩子的行为习惯,用“你不可以”、“不允许”这样的语气,往往并不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妈妈的反复念叨还会传递出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更会促进孩子产生本能的抗拒。
[玫瑰]所以父母在提示孩子“不可以”的时候,不妨先思考几个“可以”的选项,让孩子做选择。孩子都很抗拒家长命令他“立刻”要做的事,
[玫瑰]在选项里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是给执拗的孩子一个得以妥协的“台阶”。
[爱心]我们希望教会孩子好好说话,其实孩子在检验我们是否有话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