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月鱼
1.
2006年,大学毕业,找了很久的工作,正当我心力憔悴的时候,收到了一家职校的邀约。
我本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只是大学做了四年家教,自认为经验丰富。有这样的机遇,我不打算放弃,虽然职校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我还是不远万里地去了。
我去的时候是六月,去了才知道学校正值招生季,我的大学稍微有点名气,校长把我这个新老师的简介,特意放在宣传栏的显眼处,用来招揽学生,也是为了给那些来实地考察的家长吃一剂定心丸。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我能够被校长选中的原因吧。当时心无大志的我,急需解决就业问题,让自己和父母安心,觉得有这样一份工作也还不错。
因为正值中考过后的暑假,招生旺季。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学校里的老师,全部被分配下去招生。
和我同去的也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姑娘,我们两人每天的补贴一共一百块钱,除去坐车,中午还能饱餐一顿。
每天清晨,我和同事顶着大太阳出门。手里拿着我们需要去的村庄的学生名单——这些学生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就开始走乡串户。
那时候年轻,精力无穷,我和同事都很喜欢在外面跑的感觉的,虽然人生地不熟,虽然太阳很毒,但是乡间的风景真的很美。
不过在招生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遗憾,很多我都已经忘记了。但是这么多年,有两个孩子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2.
有个男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叫周兴华,他家住在一个小山坡上。母亲早逝,他和爷爷奶奶和爸爸一起生活。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十六岁的他长得瘦瘦小小的。
周兴华小学的时候因为穷,还有家庭原因,辍学一年。后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回归学校,中考的时候,成绩不太理想。我们拜访他家的目的,是为了拉拢他去上我们的职校,学两年,能帮忙解决就业。
周兴华的爷爷奶奶年迈,父亲身体也不好,家里唯一值钱的是那台破旧的电视机。
知道我们是他请他上学的,他的爷爷奶奶待我们十分客气。我们表示,学校开办了暑期试读班,可以让小孩先去适读半个月,看看学校的情况。试读期间,学校包接包送,住宿免费。这也是那时候学校拉拢学生的一种手段。
周兴华听了我们的介绍,明显地眼神发亮。而他的父亲一个劲地唉声叹气,交不起学费。在我们表示,学费可以通过孩子毕业工作后尝还的时候,他才表示需要考虑。
需要考虑,就表示有所松动。我和同事见目的达到,当即离开,决定后面再打电话联系。实在不行再跑一趟。
这以后,我们打了两次电话到他的邻居家,得知周兴华去了姑姑家。我们问清楚地址,决定再跑一趟。
他姑姑家在国道边,做点小生意,家境不错。听闻我们的来意,姑姑表示支持他去试读,让我们第二天去接他。
还好,周兴华如约进了我们的试读班。因为他是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争取来的,所以我特别留意他。
他很安静,课堂上听得特别认真,可是和那帮城里的孩子相比,还是太沉默了。
为了打入学生内部,我们也会在课余走进学生寝室,和他们谈谈心。有一次周兴华悄悄问我:“老师,这两年读下来得多少钱?”我说:“具体我也不知道,但是校长既然说了,可以让你们签协议,工作后再还,那就是没有问题了。”
他听完后,并没有宽心多少。作为一个对他的家境情况,十分了解的老师。我希望他能够多读书。哪怕学好了专业本领,将来出去工作也不会发愁。
我想到了所有美好的,却没有猜到结局。
试读结束后,学生会放一周的假,然后正式开学。
就在开学前两天。我接到了周兴华的电话,他说:“老师,我来不了了。”我问为什么,他哽咽着没说话,然后突然挂掉了电话。我再打过去,他也不再接。
那时候,我自己也决意离开那里,为自己的未来再拼搏一把。周兴华的事情,成为了我心里永远的遗憾。听我的同事说,后来他真的再也没有去学校,而是外出打工去了。
很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他,他那双渴望的眼睛,曾经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不知道,多年后的他在哪里,惟愿他一切安好。
3.
还有一位姑娘,也让我记忆深刻。
姑娘又白又高又美,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在镇上做点小生意,物质条件不错,住着二层的小洋楼。
姑娘的父母离婚了,她跟着爷爷奶奶,父亲再婚了。聊天得知,她的爷爷奶奶完全有能力负担她上学,可是一切得要她父亲做主。
她父亲,因为记恨她母亲离婚后,不给抚养费,所以对于她继续上学这件事情持反对意见。大意是,她母亲再婚后,嫁得不错,可是不管孩子,更没有为孩子花一分钱。
爷爷奶奶和我们诉苦,姑娘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默默流泪。毕竟是家务事,我们只说让爷爷奶奶考虑,不耽误孩子的前途。
那天离开的时候,姑娘送了我们很远。直到我们将要坐车离开,她才说:“老师,我真的很想上学,虽然我成绩不好,可是学个文秘专业也不错。你们能不能说服我爸爸?”
看着她渴望的眼睛,我只能说:“我尽量。”
回到学校后,我们给她父亲打了两次电话,那边态度都很差。大意说,我的小孩我做主,你们管那么多干嘛?
无奈之下,我和同事又去了一次女孩的爷爷奶奶家,老人还是不松口。说不能替儿子做决定,让我们说服他儿子。可他儿子根本不见我们,也不愿意接我们电话。
那次,我们离开的时候,伤心的小姑娘没有送我们。走出很远。沉浸在悲伤中的同事突然说:“我真的想把这个姑娘接到学校去,帮她付学费,虽然我也刚毕业。工资还不够养活自己的。可是看着她不上学,我太难过了。”
我说:“同感。”
后来,这个姑娘的父亲,一看到我们打的电话就直接挂断。而姑娘也永远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这些年,我一直觉得很遗憾。父母的感情纠葛,牵扯到孩子身上,毁了一个女孩的前途。不知道这位姑娘,会不会恨他们?
现在,我自己也为人母,我常想,要是我的孩子想上学,我一定会尽力满足她,而不是让她绝望。
后来虽然我离开了那所学校,我知道我的很多学生,虽然我短暂地当过他们一个多月的老师,有很多通过高职的高考,上了大学,也有不少,学习完毕,参加了工作。
如今,十年过去,我也工作了十年,很多事情都忘记了。可是这两双渴望的眼睛,这两个孩子,我却没法忘记。很多时候,看到新闻报道上那些逃学的孩子,我都会想起他们,每次想到他们,我的心里总是会涌起一阵无力的感觉。
亲爱的小孩,不知道你们现在身在何方,惟愿你们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