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给小朋友的复盘培训中,我和大家共同最深的领悟是“策略优势”和相对应需具备的“策略思维”,以前就是把“策略”当作逻辑中的一环,前两次在广州和上海的培训也都没有当作特别重要的主题来处理。
这次在北京,大概的理论讲解结束后,学员被分成三大组,以竞赛的方式来玩一个团队游戏,因为是多轮次PK,所以每轮结束后都会进行复盘并将改进要点代入下一轮,不断通过比赛和复盘将游戏玩得越来越好。大家玩的时候很投入,三个组的比分交替上升,各组轮流夺取每一轮的第一,截止倒数第二轮三个组的总分几乎是齐头并进不分彼此,最后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也只相差2分。因为如此激烈,三个组在两个小时边吃饭边复盘的过程中,也格外认真。
回到教室大家分享复盘报告,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算是看明白了[憨笑]三组基本策略都一样,比拼的是执行中的准确率以及每一轮对于动作标准化的改进,第一到第三名的分布,与此相对应,果然比的是“执行力”显然结果又证明了“执行力高于一切”。
一切似乎水落石出,大家对这样的结果和复盘也都挺满意,赢的队和输的队都“知其所以然”了。但是,在那个时刻,因为我看了这么多场这个游戏,也掌握了一些历史数据,所以我第一次看到了同质化思维下复盘的局限性。比如,最后拿第一名的队最后一轮依然用时3分钟才完成,准确率8/11;而曾经有个冠军队只用时1分钟,准确率10/11。虽然都是优胜,但从绝对指标上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差别的原因在于“策略”,在比拼执行力之前,策略的高低其实已经决定了比赛的胜负。在策略趋同的场合这个重要性不明显,但却是一个无法被忽略的关键。一个团队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公司,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复盘,如果都有这种趋同的假设、策略和认知,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就需要走出去看看同行、新对手甚至跨界的做法。复盘还真不能是闭门造车,了解自己固然重要,但放在一个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了解自己的市场定位和态势,是需要格局、视野和见多识广的行业扫描的。
事后我看小朋友们在群里的学习心得,不少同学都提到了需要从“执行向策略”去有意识地提升,对于天天做具体工作的TA们来说,确实到了基于“skill”向“competence”转化的阶段了,从练就一身基本的技能比如PPT、脑图、设计、画图等向更为广泛的能力比如沟通、学习、理解、影响等迈进。毕竟职业的上升必然是与能力的上升相匹配的。
跳出小集团思维,打开视野看到更多可能性,这既是来自于复盘的认知,也是对不拘泥复盘方法构建更多样组织学习的反思。️out of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