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上周的高尔夫球体验课,我感悟到了运动的释放性和整体连贯性的特点。也顿悟了要尊重客观规律这个问题,就如打高尔夫球一样,掌握了正确的原理并且真实得踏实得做到,才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想过,而不是非要较劲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缘木求鱼,因为你不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呀。如果一定得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一边挣扎一边纠结一边哀叹,那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一个节点。
抖音上的两段话(不由得感叹,人在需要什么的时候就会刷到什么,就会遇到什么,就会遇上相应的老师贵人和思路。)
“我意识到人生并不存在某个跨过后就一劳永逸的节点,不存在所谓灵丹妙药式的一个事情,一旦功成后就能从此生活无忧。即使真正抵达了曾经渴望的彼岸,也会发现岸上仍有重重大山,,达到后会面临新的课题新的烦恼。生活从来不会完成,只会不断展开,指望跨过某个节点后从此人生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那样只会增加自己到达后的失望和痛苦,学会欣赏一路的风景才是一生的课题。”
“为什么教员从不焦虑?他说;不要尝试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因为问题后面还是问题。问题就是矛盾,矛盾是普遍的。”
中国人的一生是一场巨大的望梅止渴。
最近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怎么怎么样就好了”的陷阱里,上了大学就好了,工作了就好了,我就是被这种“紧箍咒”牢牢套住的一个人,而且竟然现在才惊觉!(感叹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开眼界解放思想哈哈哈)我潜意识里不断地在催眠自己:等我瘦了就一切都好了,等我把手头这些工作收尾了就一切都能变得规整有序,等我今天把视频刷个够明天就一点手机都不碰了,等我今晚吃了这一顿,后面就绝食三天。。。每个月甚至每周每天都想壮士断腕然后清风朗月得从新开始。。。
或许我总觉得自己苦了那么多年,上学时在农村熬了那么多年,我上了一流大学,留在了一线城市,我已经达到了我曾经追求的,我的人生总该轻松了吧,当年我忍辱负重就是为了今天。什么?你告诉我,即使到了今天,我仍需要像过去的三十年那么奋斗?!那么我过去三十年的信念算什么?!我下一个信念的支撑又是什么?我没有信念支撑了,因为我发现三十年的信念支柱在到达之后仍然解决不了我的人生困境,我仍然没有一个从此安逸的人生,我仍然要负重前行!那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终点在哪里?我想要什么?!这就是我的人生系统崩塌了,向下看没有托举,向上看没有目标,漂浮而惶恐着。(灵感出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5595202590048647/answer/1967176653798094036)。
那么如何重建自己的人生系统(认知系统)?不要画地为牢,不要给自己戴枷锁。人生是一副牌,更是一个π,怎么说?他可以给出每个人无穷的可能,任何人都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时间的变化中也会不断遭遇不同的境遇,给我们派发永不重复的排面,我们要做的是打好手上有的牌,不要执着于一定要摸到王炸,而是自己手上有什么,流动的生命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就根据当下的条件做出最好的选择。不要给自己设限,人生有无数种你想象不到的可能,敢想敢干;不要执着于某一个目标,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害怕困难,更不要妄想不会出现困难,有困难和问题才会有进步和澎湃的能量碰撞,才会碰撞出火花和可能性;不要烦麻烦和进步慢;不要试图框定住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不要执着和钻牛角尖;不要害怕见世界见众生,那是能量的来源和自我照见的途径。 总而言之,不要让某个固定的目标或者状态限制了你的人生姿态,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生命真正追逐的能量。
此外,断舍离理念的盛行和我的践行其实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深化了这一潜意识理念。放佛把东西该扔尽扔之后,我的生活和我的人生(包括关系工作)就会永远保持这么得简洁干净有序无暇!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在物品层面这是不可能的,囤积无可避免;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我的生活层面也是这样的,不可能划一道黑白分明的界限,人为得去定义这几个人和我关系好,永远是我的好朋友,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一点灰度界限我都接受不了,云云。这些理念可以借鉴,但不要画地为牢,要接受混沌,与混沌共存,并且永远在螺旋中向上。我想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有的人说“不要等准备好了,不要等某一个时机才去做某一件事情。”
还有就是中国人追求的退休后好好享受生活这样的思想,正如曲曲曾经说过的,退休后的生活是很无趣的,一流的人生是奋斗的人生,我们不要现在憋着忍着,想着一切都可以等我们退休了再享受,我们要找个适合自己当下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一直工作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也一直享受生活。
变化才有能量的流动和产生。
今天,包括这段时间的经验都��,在家里待一天不出门就会觉得很压抑,出来上班,有真正的生产性活动就会有新的能量和气血的流动。所以不要害怕见人见世界,也不要害怕产生矛盾和问题,相反,应该对未知的事物和碰撞感到兴奋与期待才对,有矛盾才会有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的更新。
戒掉弱者思维
我想要什么,就真正地研究它的规律并且埋头执行,不要妄想有人来帮我加快这个过程,减轻这其中的痛苦,不要妄想有一步登天的事情,只有自己与自己,才是真正地永远的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将潜意识表意识化,才能改命。
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