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简书被母亲这个主题刷屏了。我很苦恼,不知道可以写些什么,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妇,身材样貌皆普通。
我和母亲之间并不亲密。母亲从来没有对我说过我爱你,抚养三个女儿,操持一个贫穷的家,整天为了生计忙碌,再加上农村人特有的羞于表达,我和她的关系平淡如水。有时候甚至有小小的怨恨,在我小时候,每次上学之前,都要到田间地头去找她,甚至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因为上学时要带钱带米带菜,还有要带换洗衣物被服等,她从来不会事先帮我准备好。等我稍大一点,我就开始自己准备,这也养成了我独立的性格,于我之后的生活非常有利。真正意识到我们之间的问题是在高中的时候,我的好朋友跟我描述她和母亲手拉手散步的情景,我才一怔,母女之间还能有这样的亲密动作。可惜直到如今,我和母亲的关系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善。
她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小时候每次考试,成绩单送到她面前,印象中她都没有怎么满意过。她几乎不夸奖我,我做每一件事情,在她看来都还不够好。这也导致我在生活中不仅严于律己,对他人的要求也很高,最可悲的是,我的自信心一直严重不足,学习了心理学,才懂的“他遵”可以反过来增强“自尊”,从来没有被夸奖过的孩子哪里来的自尊呢!母亲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她吃苦耐劳。母亲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她自己就是非常争气的典型,年轻的时候,和父亲两人起早贪黑干农活,还记得每年“双抢”都是最热的时候,中午十一点钟白花花的太阳晒得地皮都熟了七分,稻田里的水温堪比泡脚水,人一踩进去每个毛孔都开始冒汗。这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回家找阴凉处休息,只有我那争气的父母不肯低头。一天正午,她匆匆赶回来,一句话不说坐在地上,脸色煞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现在想来多半是中暑了,那时的我傻乎乎的连水也不知道倒一杯。
季羡林先生在《赋得永久的悔中写到,他的母亲把难得的“黄的”,“白的”都留给他,终日相伴的只有“红的”。我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呢,这么多年母女,我都不清楚她喜欢吃什么。小时候家里穷,好一点的菜父亲要下酒,剩下的我们几个小鬼眼巴巴的咬筷子,母亲就饭的总是咸菜。现在条件好了,饭桌上有鱼有肉,她还是喜欢咸菜,剩菜。小时候经常感冒发烧,记得每次发烧都是在家躺着,她忙完地里的活,回家摸摸我的额头,二话不说背着我就往村头走。等打完针,已经是半夜了,又背着我在漆黑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回家,有时候天太黑,好心的赤脚医生还会用手电送我们一段。上初中的时候住校,更是三天两头感冒。有一次她又来带我打针,送我回学校的时候塞给我一个月饼,那时候吃个月饼对我们来说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因为家里从来不会买来吃,每年中秋也就是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点。看我高兴的样子,她不知道从哪里又摸出来两块,全都给了我,我竟然全都拿了。现在想来,那几个月饼一定是街上幺外婆给她的,她们家在镇上食品厂上班,过节都有福利,她最喜欢妈妈,有什么好东西总是接济我们。而老妈就那么全都给了我,她自己尝都没尝过。
用小姨的话来说,我妈这辈子就没享过福。俗话说,儿多女多债多,抚养大我们还不算,一把年纪了还跟年轻人争短长,干起活来不要命。田里的活干完了又跑到镇上帮工,辛辛苦苦弄来两个钱,几个外孙出生、周岁、生日、压岁钱……流水一样的流到我们口袋里。一再告诫她年纪大了歇歇就好,逢年过节意思一下就好,谁也不争你的,她不听,一生太“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