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女儿放学很晚才到家,虽然她提前和我说过五点能到家,但却没有告诉我她去干什么?而我后来也一直联系不上她。所以在她超过约定时间到家时,我就想要责问她为什么没有按时回来?还没等我说话,她就迫不及待的告诉我:“妈妈,我被选上篮球争霸赛了”,我看着凑近我眼前的这张红扑扑的脸上,跳动着的汗珠下,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全是兴奋,想责备她的话就说不出来了。我说:“你不是不想去打篮球吗?为什么又去参加什么篮球争霸赛了。”她告诉:“今天下午体育课,我是投篮命中率很高的人,投五次能中三次。”那口气很是自豪。听她这样说了,我知道原因了,一定是被同学们夸奖了,让她感觉到自己可以做好,所以她才有勇气敢于尝试,因为班上有人学过篮球,她没有学过,所以曾经害怕自己打不好,之前说要举行篮球争霸赛时,她曾说过不想去。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身上也是常发生的。就像我们需要在众人面前说话、演讲一样,当我们站在那么多人面前时一定或多或少会有紧张,胆怯,害怕说不好。爱默生曾说过:与世上任何事物相比较,唯有恐惧最能击败人。所以如果我们在说话之前想象一些听众对我们的认可、热烈喝彩的情景,就会使我们说话的勇气倍增。就算是给自己一个成功的暗示,帮助自己战胜恐惧。其实当众演讲有恐惧感是很自然的,我们可以学会借助适度的登台恐惧,把他变成助力使我们说得更好。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演讲的艺术》这本书的原因,其实人人都是演说家,在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中都能做到善于言辞、谈吐自如。那么究竟又该怎么做呢?其实只要做好这三点就足够了:目的、热情、事例。
目的分两个:演说者和听众。演说者一定要清楚明白自己要传达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演说并不是只有站在舞台上才是演说,我认为辩论赛上的选手、公司会议的发言人、项目的谈判官、培训师、甚至我们读书会的书籍分享,都是一种演说,因为我们都在传达自己说话的目的,希望听众能更好接受我们说的信息,并能按照我们期望的目标去做。诚如威廉.詹姆斯的话:如果你对结果足够关注,你一定会实现它。因此我们在准备演说稿时一定要目标明确,逻辑清晰,并且时刻记得我演说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个目的就是要了解听众的理解力、背景和学识的不同程度。在演讲时才能更有针对性。正如书中所说的,与听众一起感受自己的演讲。因为人们只对自己感兴趣,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的话题、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书中说了一个例子:罗素.康威尔的著名演讲《如何寻找自己》,先后进行过6000次。这么多次演讲应该早已形成机械化程序化了吧,字句和语调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了。可为什么他能在一场接一场的演讲中成功地维系着演讲者、演讲和听众之间轻松愉快的关系呢?罗素.康威尔是这样说的:“当我当了某个地方,我总是先去访问那些邮政局长、学校校长、牧师们,然后进店里去同人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历史和他们将来的发展机会。这样,我才能进行我的演讲,对那些人谈论适应于他们当地的题材。所以在我们准备演讲时,头脑里应该想着特定的听众。这个其实在很多书本理论知识上都有提过,可真正用心做到的人却很少。记得我曾看过一档很有名的综艺节目,关于演说的,当时有一位选手曾在全国做过百场心理疏导类的演说,但他却在海选时就被淘汰了,原因是导师们认为他讲的内容只是重复着固定的内容,语气语言平淡没有激情,而且这位选手自己也说到了自己在那些演讲中感觉到听众的反应平平,没能很好影响听众。其实这位选手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他能提前对那些人的情况做一些了解,并在演讲中加入相应的内容,那么他的演讲一定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讲了目的,我们接着聊聊热情。有些演讲稿写得非常好,演讲者的技巧也很强,可是演讲的效果却不如意,仔细分析会发现在这看似完美的演讲中却缺少了引起听众共鸣的这一步。我喜欢看说话类的节目,比如《超级演说家》,选手在表达观点时总能引起听众的回应。他们演说的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亲身经历的、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件。还有《奇葩说》,两队人马进行着激烈而精彩的辩论,他们辩论时不仅有理论依据、案例分析,还有情景表演。所以表演也是一种演说,只是表演者运用更多的身体语言在传达信息,而且信息量也更多一些。我们在演说时一定要选取自己熟悉的主题,因为熟悉,才会运用自如、轻松演说;因为熟悉,我们的专注力也更高,目的更明确;因为熟悉我们演说时更容易表达出热情,会在我们言语中全部释放出来,甚至可以左右听众注意力。所以我们的演说也赋予了生命力。我自己对此深有体会,就像我和身边朋友分享蒙氏园的感受,最后总能吸引她们带孩子来体验和了解蒙氏园。现在我发现是因为我对那个环境及其带来的影响很熟悉了,才能在分享时也影响到身边的朋友们去了解蒙氏园。因为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朋友的孩子们也能和我的孩子一样享受到蒙氏园里的自由成长。而热情是能更好达成目的的。我觉得演讲的精髓就在演讲者的内心和生命体验里,所以不要怀疑,只有我们精心发掘,一定会很有热情的做好我们的演讲。
有了目的和热情的结构,最后需要我们填充内容即--事物。我们在准备演讲时就是在准备思考、回忆及选择最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事物,然后加以修饰,将它们整理成一个整体,成为我们思想的精工制作品。在卡耐基的培训班里,有一位大学教授,还有一位小商贩。培训期间,大学教授演讲时,风度翩翩、用词考究、条理清晰。但他的内容过于空泛,没有实例,只有一堆堆的理论。而小商贩的演讲却截然不同,他的演讲是直奔主题、简明扼要,举出具体的事例做论证;演讲时小商贩举手投足之间无拘无束,配合清新的语言,现得生动活泼,自然更吸引听众。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平时的培训中应该常会碰到,有些培训虽然很高大上,环境好、内容好,但是太过理论,听起来有些枯燥听众也很难用心听进去。但有些培训虽然简单,但在讲解时会注意用一些例子来解释这个理论,以便听众更好理解,也更能专注的听讲。想起前几天听了一个朋友分享的边际成本、边际效益和沉没成本。她就是讲了一个童话故事和一个生活中装修的事例来解释了这三个经济学概念,她在分享时就是描述和例证,而且用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字眼。我听了后不觉得难懂,反而很容易和生活中的事情建立起对应关系。
只触及问题表面的演讲要比阐述问题深层意义的演讲容易得多,但同时也只能给听众留下浅显的印象,甚至没有印象。就像我们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是需要积累的。书中有个例子:一个外科大夫说我只需十分钟就能让你学会割盲肠,可是想让你明白一旦出了问题要怎样弥补,这至少要四年的时间。演讲的道理也一样,必须要做好完整的准备,以备急需。比如在演讲时发现前面的演讲者与你的侧重点大同小异,你不得不临时改变,或者要做演讲结束后,回答听众的突发提问。一场演讲从开始准备到演讲所需要的全部无形和有形的内容都是需要我们日常积累的,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信息我们都要拿来加工处理,提炼出能为我们所用的。
演讲就是这么简单,每个人都会演讲,也都需要演讲。做好日常积累,明确演讲的两个目的,充满热情的分享具体事例。就像书中的魔术公式:一开始便把你要讲的主题用举例子的形式告诉听众,通过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你希望传达给听众的意念是什么。接下来便对你的论点详加证明。然后,陈述缘由,也就是向听众强调,如果他们依你所言去做,会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