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人怒告潮州府(三)

第三回

谚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正当刺史带人镇治恶溪之极,师爷们带着三名衙役,轻车熟路地来到下水门。处于渡口旁的下水门是潮州最繁华地段之一,每日见商船来回穿梭,商人进进出出,也是络绎不绝。师爷看到十几个轿夫倚在轿子旁,各自酣睡,便走了过去。

“喂喂喂,起来起来,我有话问你。”

最前一名轿夫以为生意上门,急忙叫醒伙伴,拿汗巾擦拭着轿子。师爷看着轿子上落满灰尘,嫌弃地说道:“嘿,这是多少日子没开张了?”

轿夫看师爷穿着官府、带着衙役,赶紧说道:“这位老爷,不是小人们不勤快,我们的买卖全被那安南淫技抢光了!”

师爷心里一动:“所以你们把木牛都丢到恶溪里去了?该当何罪!”

“这……”轿夫唯唯诺诺,不知道如何回答。

“没错,那恶溪漂浮的木牛,便有小人之作!”只见一壮汉八尺有余,虎背熊腰,立起身来,往师爷走来。师爷吓得一激灵,往后退了退,见旁有衙役,才稳了下来。

“你是何人?”师爷喝道。

“小人是这一带轿夫的头,大人。”

衙役在后对师爷说道:“师爷,此人唤作张三,今年这一带轿夫买卖由此人买下,在官家交了银两的。”

“原来如此,”师爷转转眼珠:“刺史正在追查损害木牛之事,你说曾干过,可敢随我去了府衙?”

“去便去,在青天大老爷面前我也有理!”

于是一衙役带了张三先行去了府衙,而师爷带人往李四家而去。原来师爷在路上接到朝阳群众举报,说李四私自将木牛藏于家中。

到了李四家,近门一看,却见李四正在吃瓜,而安南商人所制的木牛竟在磨石头前拉磨呢!李四一见师爷进来,连忙请师爷坐下吃瓜。

师爷问道:“李四呀李四,你唱的是哪一出?”

李四笑道:“师爷,前段时间小人拉磨的骡子病死,看到这木牛投一文铜宝便能驰骋,便取来替我拉磨。小人可不是占为己有,而是花了钱的。”

师爷啼笑皆非:“若全城百姓都像你一样占便宜,那还有什么法可依。你随我去了府衙吧。”

李四吓得瓜都掉到地上:“师爷不要吓我,我也没犯啥法呀。”

“你随我去,包你无事,我也好交差。”李四只得随了师爷,还暗自拿些银两递与几人。

师爷一行又往潮州驿而来。

这潮州驿本是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之所。到初唐时期,馆驿耗费巨大,朝廷并任命当地富户为驿将,主持馆驿事务,并出资弥补驿站的亏损。有些头脑灵活的驿将则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成为工商巨贾。

此地驿将是当地的王员外,经营马匹及商船的租用生意。

师爷见到王员外,说明了来由,请王员外到府衙一叙,王员外也想会会这新来的刺史,便也坐了马车,随众人进了潮州府衙。

全城百姓听闻刺史要当场断案,也将知府大堂围得水泄不通。欲知刺史如何断了此案,且听下回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回 却说王员外本是受邀而来,到府衙做个看客,不想刺史话锋一转,就将此火烧到自己身上,苦不堪言。 “王员外,你觉...
    一袭青衿阅读 283评论 0 0
  • 第四回 上回说道,新来刺史要断安南商人之案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百姓自发带着小板凳,来到衙门,更有好事者穿梭于人群中...
    一袭青衿阅读 362评论 0 0
  • 谚曰:潮之州,大海在其南;德薄,弃之与蛮夷。 话说隋文帝开皇十年,撤郡设州,岭南的义安郡因地临南海,改名之“潮州”...
    一袭青衿阅读 252评论 0 1
  • 第六回 话说韩刺史为寻得治鳄之法,便让人寻来些渔民问讯,不知怎地,渔民多推说不识,到第二日师爷才请来位老渔夫。刺史...
    一袭青衿阅读 229评论 0 1
  • 以前在职场经常会遇到气场强大的人,我总认为那是一种强势,一种霸道,一种让人无法靠近的距离感!这种气场能压住你,...
    易多阅读 967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