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经验是一本根据视频《局部》整理而成的书。《局部》这个视频节目是由陈丹青主持的。这周没有读完它。
感兴趣的原因是,这是一位画家讲画的书,一副画或者一位画家,画后面的手法也好,画家的偏好,大时代下的背景,各种角度被诉说,像在听故事,听一位画家内心的世界。
整体需要构图,局部需要细节,这是我看一个香港综艺节目《摄太帅》后的想法,这个节目我下星期会说。
先回到这本书的序,鹦鹉史航写得,写得好,引人入胜。
“香港导演刘浩良回忆过他的射箭师父的教诲:“你不是要把箭射进红心!你要想象,箭原来就插在红心中,你把箭从箭靶拉到你的弓上,现在你要做的,只是放手,让它回到红心上。”
这是我读到的对于初心的最好形容。
”
初心是什么?初心会不会错,会不会坚持错的东西?
世界变化太快,三观一遍遍被刷新,当时立下的目标被发现已经不合时宜,是不是初心错了?
三心二意必然行不通,那么初心一定是只有一个。找到一个初心,看到那个红心才不会迷茫。它就是茫茫暗夜,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亮起来的灯塔。
没有初心是苦的,谈什么不忘初心。
第一章《千里江山图》,讲的是十八岁的少年王孟希。
“古代没有现代这种大中小学,更没有艺术学院,可是孩子们十二三岁就学门手艺,优异者,十五六岁独当一面,接活儿了。全部美术史工艺史的大部分杰作、工程,是年轻人做的,当然,有老师傅带着,盯着,统领着。不少考究的工艺,只雇童子,过十四岁就不要了,因为心不静,心不纯了。听过教堂的唱诗班吗?那种全神贯注,那种精密和神圣,是少年儿童最最珍贵的一切,过了十八岁,就转向智力,好比花谢了,开始结果子。
所以不要小看十八岁。十八岁的家伙是个天才,事情就可怕了。
”
那么初心,可不可以理解为当初那颗心。一个人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的十八岁。我们第一次看那本书的心情,第一次听那首歌的心境,第一次吃那道菜的心悦,第一次遇见那个人的心颤。如果成长是我们忘了曾经的欢喜和青涩,变得聪明而迟钝。
十八岁的灵性,在陈丹青的介绍下如此的诱人,稍纵即逝,又那么充满爆发力。
王孟希就是十八岁,那么有气魄,有心力画出千里江山图。
我想起宗萨仁波切说我们人就好比一个玻璃杯,后来被子上染污了指印,我们还是杯子,虽然脏了,但是要记得时常擦拭,还可以再恢复那个洁净如初的玻璃杯。这是否也是初心,是否就是十八岁的王孟希透过杯子看到的世界呢?
同时通过阅读这章,我结合熊逸书院最近讲的斯宾塞对于义务教育的反对。
首先,我们一定要强制让孩子受教育吗?
我觉得有一定必要,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须具有一些基本的常识,而家长可能不会去用心。可是对于用心的家长来说,他们担心义务教育的内容。所教授的是孩子需要的吗?我可以去学其他内容,可能更有助于个体的就业呢?
普世的教育很好,但是值得反思。开启民智,而非愚民政策。只是在现代社会,什么又是孩子需要的呢?
以上是这周的一些思考,下周应该会写《摄太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