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微阴,少去了前几天的高温闷热。早晨6点多我们就出发到杨湖中心校参加第二片区的教研活动暨教师进修学校的送教下乡活动。活动的前期准备,李鸣老师考虑全面,布局周到,安排有序。
我听了两节语文课《一棵小桃树》,两位老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的代表作,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小桃树的生存环境,却很自然的让读者联想到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小桃树得成长经历与贾平凹经历之相似。同时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美好的未来。目标要定位在分析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作者的情感变化,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两位老师的导入都很用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赵老师运用桃文化知多少引入,并通过自己生动的解说,吸引力学生。龚老师用阿牛的歌曲《桃花朵朵开》,年轻帅气的帅哥老师轻松演唱,可谓是吸睛无数。在板书是都注意到凹的笔顺写法,字词的积累,赵老师更加灵活,体现老教师的风范和经验,学生写,学生教学生加深记忆;龚老师直接让学生读出生字词。
文本的研讨赵老师用两个问题,一棵( )的小桃树和一个( )的作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品读结合,层层推进。但由于时间的把握最后一个环节托物言志的手法匆匆而过,瑕不掩瑜,精彩纷呈。龚老师是教龄不足一年的年轻老师,对文本的研读,问题有点碎化了写,但问题的处理,特别用表格的形式来让学生梳理小桃树和“我”经历,文句的重新整理分析,也体现了老师的用心。教态亲切,活动融洽。但也由于时间,后面草草结束。
自读课是新的课型,在教读课文的基础上的的学习知识的拓展,方法的运用。两位老师都注意了自读课把时间还原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读学生说。但都忽略了自读课也有重要段落的精读,进一步的深入文本。
评课环节更是各抒己见,特别是评课前赵晓晖主任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醒,老师的教学设计要常态化,真上真讲真评;用平和的心态发展自己的专业,教育是在夹缝中生存;最后提醒大家注意一些活动的时间。赵主任谦虚委婉,侃侃而谈,体现其学养与睿智。
评课大家直言不讳,学习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中肯的建议。让我们看到新的语文人正在成长,就像小桃树一样,环境恶劣,但也要顽强成长。即使我们现在很多的任务,让我们专研教学的时间变少了,但不能成为不发展的理由。在夹缝中也要绽放花苞,开出属于自己的一朵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