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登上旅游大巴,五六个小时的旅程在迷迷糊中渡过。“进入金寨老区了”导游的一声吆喝,顿时让满车的人抖擞精神,大家争相望向窗外。彼时,此景正应了那句诗词:两岸青山相对出,蓝天白云扑面来!山青、天蓝、云白。导游饱含激情的介绍和路边不时出现的纪念某某的牌子,提醒我们这里曾经是革命的圣地、是革命的摇篮。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车继续行驶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也许阅过了黄山的险峻、泰山的陡峭,这逶迤盘旋的山路,更是多了一份悠闲。
下午一点,我们来到了此次旅行的目的地:天堂寨。站在古朴的山寨门前,环视群山,山是纯净的浓黛;天是清澈的湛蓝;云是晶润的洁白,阳光烁烁,恍然不知身在何处!心悦然。
“白马峡谷好去处,怪石灵树圣水滩。”我们的第一站便是白马大峡谷了。绿荫掩映下,我们沿着一级级陡峭如削的石级慢慢下行,耳闻水声潺潺,一条蜿蜒宽敞的大峡谷,赫然出现在眼前,泉水如白龙一路欢唱奔向前方。沿着峡谷边或石板或木栈的崎岖小路,欣赏着两边的奇石和花草,嗅着泉水和树木的清新,流连于泉水聚成的深深浅浅的水潭嬉戏,流连忘返。大大小小的水潭或浅淡清澈、或色绿如玉、或浓彩如墨,恰似一块块翡翠镶嵌在洁白的玉带间。在尖叫连连中,走过了长约20米的软索桥,更有一泓清如明镜的溪流,水花雪白如玉,水中石头光洁润白,令人赞叹不已,难怪古人赞道:踏遍黄峨岱与庐,惟有天堂水最佳。
夜宿山间小镇,沿着弯曲伸延的街道,细细追寻美味。当地最出名的莫过于小吊锅,冬日最是适宜。选定一家,要了一份泡菜、一份凉拌茅草根,真想再要上一壶小吊酒,举杯邀明月,奈何酒量有限。天堂寨泡菜是以红绣球辣椒、百尺岩泉水为主要原料制成,原汁原味,微甜略辣;茅草根更是山间的一种野草,取其根,洁白、细长,口感脆爽,就着一碗浓香四溢的牛杂面,菜足饭饱。一弯新月倾泻银辉,夜深风静!
次日清晨,早早的来到景区,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天堂寨瀑布群和主峰。
沿着蜿蜒的山路,踩着斑驳的阳光,拾级而上。路边皆是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树木,鸟声虫鸣此起彼伏。耳边传来隆隆轰鸣,声音越来越大。豁然,一条银链凌空而下,这便是九影瀑了。据说此瀑布落差70多米,仰视,疑是银河落九天,美哉!俯瞰,水流急下,腾起雾气缭绕,似千军万马奔腾,壮哉!
顺势而上,又欣赏了几度折叠,犹如少女拨弄秀发般的情人瀑;滚珠泻玉,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泻玉瀑;水势舒缓,飘逸而下的淑女瀑。不由感叹,这丝丝缕缕的山泉是怎样在林间融合、汇聚,方才形成这气势磅礴的瀑布群呀!
天堂寨不仅水美,山石景观亦是巧夺天工。为此,我们选择徒步上山。通往天屏峰的山路不是一直向上的,起起伏伏的要越过很多山头。山势陡峭,山路也越发难行,整齐的台阶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零七八碎的山石砌就的小路。再往上行,山路一会儿是依坡凿路,一会儿是利用天然树根和乱石落脚。喘息未定,悠忽又现一狭路,竟似一巨石从中劈开一缝,侧身方能通行。更有一处,不知是否龙脊背,岩体陡峻壮观,长约20米,宽不足1米,两旁均为万丈深渊。更要命的是我们必须越石而过,抬头望,只见一攀附在石脊上的铁梯,呈90度。向下看,路漫漫也!只能屏息静气,勇往直前了。此时才真正的领悟爬山的真谛!爬者:四肢着地,手足并用也。绝对的原生态啊!一路行来,险象环生,筋疲力尽。
当然,有所付出,就会有所得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天堂寨,自是另一番景象:山上烟波浩渺,群峰若隐若现,空气潮湿、清新,沁凉,可谓“千岩万壑生紫烟,山在虚无飘缈间;银浪滚滚群峰隐,扮得天堂境如仙”。历时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登上了海拔1600多米的天屏峰。站在皖鄂两省的分界处,西南而视,荆楚大地,尽收眼底;回望东北,茫茫林海。怎能不抒发一把 “一脚踏两省,放眼望江淮”的豪情!
稍事休息,因为体力消耗太大,我们决定下山。来时,信誓旦旦表示:宁愿累死(走着下山),也不愿意吓死(坐索道)的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坐索道(有点恐高)。天堂寨索道,全长1500多米,上站与下站高差450米,途中要经过三山两壑。自上了索道,我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虽然极目远眺,群山美景尽收眼底,但是落差造成的失重让我无暇顾及,只感觉从脚心麻酥酥的直冲头顶,时间仿佛凝滞,从来没感觉1500米是那么漫长。还是脚踏实地好啊!
天堂寨之旅到此结束,当然不能忘了带一些当地的笋干、野板栗等特产了。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