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睿观通 #认知升级 +10
「为什么要做人脑的内存管理?」
今天电脑突然卡死,重启多次不管用,迅速决策打车去了维修处。维修工程师第一步排除了硬件故障,问题集中在系统上,需要重装系统。重装系统有风险,得先把资料拷到硬盘上,可是电脑卡啊,工程师表示只能一点一点去拷贝,没有其他好办法。
于是问题陷入了死循环:开机卡顿、重启、再卡、再重启。
不断卡顿重启让人抓狂,可不幸中的万幸是:电脑有1%的内存可以让我在启动后操作1-2分钟。正是有了这1-2分钟,在开始我可以每次关上2个程序几个文件,经历了1个多小时的循环,在我把全部程序和文件(大概100多个)都关上以后,电脑各项功能都恢复了正常,不用重装系统了。
在电脑恢复的漫长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最早的活动文件夹竟然是去年的,也就是说这一年里,每次开机这些文件都会占掉内存的一小部分,日复一日的积累,最终导致了系统的崩溃。
其实人脑和电脑是一样的。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资源,让我们的注意力、行动自觉自愿地为自己的想法、目标主宰,即身心合一。
然而实际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担心:
考试没开始就担心自己考不过,也复习不进去。
工作稍有失误,彻夜辗转难免担心领导不认可。
重要的人没有及时回复消息,就开始胡思乱想。
遇到关键问题需要选择,左右纠结拿不出结果。
因为身心不一致,我们没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导致的结果是:重要的事情没做,无关紧要的事消耗了大量精力,因为没做好准备迟迟无法行动,甚至还没开始干就已经筋疲力尽。
不刻意管理我们大脑的内存,任由精力的耗散,我们真的很难达成期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