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将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人工智能课在很多国家都有,并不稀奇,但中国网友的脑洞必须是世界顶尖——
“人工智能课?那一定得是机器人来讲啊!”
“教师节刚过,不如送老师自由!”
看过神评论,我不禁想象,如果有一天,机器人走进教室,我们还需不需要老师?机器人教出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
1.人工智能VS老师:能扔掉一摞黄冈真题
去年,《科学》杂志做了一个预测。“截至2045年,全球平均会有50%的劳动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将达到77%。”
仿佛近几年,一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人类失业。
但人工智能的目的,从来不是取代人类,而是帮人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如马云所说:人为什么要和汽车比速度呢?
像人工智能+教育,就可以帮助老师因材施教。
在一次活动中,科大讯飞研究院的付瑞吉曾介绍,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批改试卷,判断出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并制定“个性化作业”。
孩子们不再需要题海战术,也可以成为学霸。
人工智能还能对学生的上课状态进行智能监控,总结出学生的兴趣点,以及上课溜号的频率。老师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来调整自己的讲课节奏。
这些新技能无论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好事。
2.人工智能VS老师:学渣可能更痛苦
不用做那么多题,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偷懒呢?
你的机器人老师说:“并不!”
小编上学的时候,每逢大型考试之前,都会被老师耳提面命:阅卷老师没那么多时间看你的作文,所以把字写好!
作为一个字写得还不错的学渣,卷面整洁,也确实占了不少便宜。
但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可没那么好糊弄了。
为了教人工智能阅卷,研究人员将千万份老师批改过的试卷扫描为图片,再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识别文字信息,将这份海量数据库教给机器,最后,机器通过学习其中的评分标准,来审阅新的试卷。
据统计,老师目前每批一篇作文只用20秒,无法给出详细的批改;而人工智能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迅速识别出:优美句子、主题立意、错误词汇以及卷面的整洁程度。
这种方式,让老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对学生更加公平。
说起公平,我认为这是人工智能+教育最大的意义,它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在一些偏远地区,师资力量有限,老师存在经验不足、口音较重等问题。人工智能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也能让更多的内容资源走近这些孩子们。
3.人工智能vs老师:机器人教出的孩子,会更好吗?
既然人工智能有这么多优点,那我们还需要老师吗?
毕竟不是搞科研的,不敢预测未来人工智能的走向,但我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只是“授业”,更多的是“传道解惑”。
那些被我们记住的老师,通常是教会了我们一些道理,这些道理虽然学校不考,但却是人生的必修。
而且,教育的矛盾,并不在学生和老师,而在于学生与教育内容。所以,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刻板的应试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机器人组团,恐怕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
更多科技文章,欢迎关注我~如果能提出写作的建议,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