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忙碌的校招开始了,连读书写字的时间都被压缩,整个心思被网申宣讲会等事务占满,甚至无暇给家里打电话闲话家常。
身边朋友见我奔波,倒是很诧异,“都叫了你那么久的黄老师,难道不会继续教书啦?”
我笑答:“做了好久老师,就想要尝试些其他的挑战。”
今年已经是第三个教师节了,昔日教过的小孩子蹭蹭地长大,连带过的高中生也将迈入大学的门槛,开始全新的求学生涯,而我呢,同样站在了关键的选择节点。
对于教育事业本身,我从心底是热爱的。因为学生带来的朝气和活力,甚至是点滴感动,都被深深珍藏在心底。
可是,当我在考虑未来时,内心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你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继续精进,也可以一切从头开始,去经历全然不同的工作状态,去见识新的风景,虽然这条道路会艰难得多,一切全看你自己。
这时,我明白,我想要的,不是所谓的现世安稳,而是更多的人生体验和阅历的累积,是全新的成长与艰险的旅途带给我的历练。
2.
昨天下午,结束了一个班课后,便和班上的一位女孩子一起坐公交返回,一路正好闲聊。
她告诉我,在工作了数年之后,如今有了新的规划,打算去英国念硕士,所以报考了雅思。
她说:“工作久了,才发现念书的时光是多么珍贵。也许在别人眼里,这条道路会比较艰难,但它却是我追随自己内心而做出的决定。”
她是一个安安静静但也有着自己想法的女孩子,能做出这个决定必然需要极大的勇气。
看到她坚定的眼神,我为她感到欣喜,正如送给她的明信片上所言“请相信自己,因为我相信你”。
尽管这一路走下去,其中艰难坎坷必然不少,但何必执着于俗见,有梦去追,永远不晚。
3.
罗素曾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我从来不相信有所谓稳定的生活状态,人生本来就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譬如突然降临的地震灾难,突然冒出来的新规定,甚至身边朋友亦是聚散无常。
而我唯一坚信的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拥有能够随时清零的能力,去舍弃不必要的低质量社交,去尝试新的事物,去做一些你很久之前埋藏在心底的梦想。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提到:“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按照既有的生存方式按部就班地过上小日子,听起来就很美。但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人们都说女孩子毕业了就安安稳稳找个离家近的工作,多舒服。但是,你确定人生就只有这一种模式吗?
前段时间,罗振宇在“得到”的知识发布会上,提到了《百岁人生》这本书,他的感触是:“未来的世界没有一个固定的状态。不断的升级,这才是未来的常态。”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无限可能性,何必局限于一种生活方式?何必让世俗的成见成为阻碍你去尝试的步伐?
于我而言,一年一度的求职季必然是煎熬而漫长的寒冬,其中夹杂着迷茫、失落甚至受挫的寒意,但这一过程又何尝不是新的历练?
默默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害怕尝试,永远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然后,勇往直前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