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有了输入才会有输出。此话不假,可我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读了不少书,刷了不少新闻,依然不知道该写什么。
为什么读多了还不会写?这其实是个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像吃得多却不长肉一样,读得多只是数量多,质量不一定就高。如果你过目即忘,相当于没有输入。
那么如何才能让输入更有效率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深入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读书不能只图过眼瘾,还要善于发展问题、分析原因和解决问题。
如果你能够深入挖掘的话,每天的新闻就是很好的话题和素材,绝不会让你出现无米下炊的窘境。
2.少读精读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一辈子也不可能看完所有的书。如果过于追求读得多,很容易囫囵吞枣、浅尝辄止。
为此,我们应该精心挑选阅读的书籍,多收藏别人写得好的文章。阅读时要细嚼慢咽、温故知新。尤其是经典名著,不读三遍以上几乎没有发言权。
3.双剑合一
读和写应该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孤立起来,就会造成读不好也写不好的问题。
读的时候就要想好哪些素材可以利用,而不是写的时候才仓促上阵。写的时候也要清楚哪些知识是自己欠缺的,需要阅读去弥补。
读和写就像人的两条腿,协调一致才能跑得又快又好。只要我们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出双剑合一的强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