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是一句俗语,用于形容古今的许多英雄人物,在很小的时候都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业绩。这句话给人的感觉轰轰烈烈、热血激昂、充满激情,可是看到这句话的背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些事情,我引用《隋唐传奇》里关于描写少年英雄罗成的诗“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醉生梦死谁如意,破马长枪定乾坤;”。
英雄自古以来就不是随便能用来定义一个人的,这个称号的限定很苛刻,在汉代对于英雄一词都已经有了定义,汉代文学家刘劭的《人物志-英雄》对于英雄的描述“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要具备三个重要的品质:1、才能勇武。2、品质。3、为国为民。三者缺一不可。那么把这么多的因素加以少年两个子,我们可以想象下其中的负担含量,是不是所有的少年英雄都是自愿。把本是成年人背负的责任压给少年,这句话理解起来是不是有了另外一层含义,很苍凉,很悲壮。
关于罗成的“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醉生梦死谁如意,破马长枪定乾坤;”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清贫、打击、炼狱、谁如意”,不是被逼在一定的状态下怎能成就少年英雄,我更倾向于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若李鸿章者,吾不能谓其非英雄也。虽然,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时势所造之英雄,寻常英雄也。天下之大,古今之久,何在而无时势?故读一部二十四史,如李鸿章其人之英雄者,车载斗量焉。若夫造时势之英雄,则阅千载而未一遇也。此吾中国历史,所以陈陈相因,而终不能放一异彩以震耀世界也。吾著此书,而感不绝于余心矣。”英雄都是历史所在特定环境催生出来的,可以这么说,平静的水面没有外力的作用永远翻不起激烈的浪花。
那么作为这个时代的我们是不是也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英雄呢?我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随其自然,自然生长这个是万物成长的规律,强加于孩子的身上的大人的愿望,未必是好事,孩子在三岁以后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记忆,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可以给孩子描述一些方向和愿景,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给孩子,我们可以让孩子拥有英雄的品质和道德,但未必让孩子成为少年英雄,期望不一定要变为现实。